2)第95章 第四十二章:疑是故人来(中)_云中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人已到齐,即刻启程。

  我上车时,慕星湖自坐看书,见我进来,抬眸睄向我,又即专注于书,并不理我,我松一口气,自在不少,也拿了书看,看得一阵,便放松下来,钻进书中世界。

  二人各看各的书,互不干扰。

  趁他喝茶休息时,我举着书,翻至卷首,请教道:“星湖,这个词怎么念,什么意思?”

  慕星湖看了一眼,道:“鎡錤,一种农具。”

  我又指着另一不明处,问道:“这个字呢?”

  慕星湖道:“塸,一种瓦器。”

  “这个呢?”

  “鼍黽,江鳄和池蛙。”

  “那这个呢?”

  “文盲。”

  “嗯?”我翻过来看了看,疑惑道,“这不是‘文’字罢?”

  “我说你。”慕星湖挖苦道。

  我撇嘴道:“楚国字太难认了,同一个意思,便有许多词,哪用得到?”

  慕星湖道:“确然如此,楚国文字不够精简。楚人好诗乐,同一篇文中,不兴出现同样的词,便创造了许多同义生词出来。但你看的是工事类目的书,哪来生字僻词?不过是自己不会认罢了。不会认便罢,虚心学就是,何须数落楚国文字?”

  他拿过我手中的书,铺在几案上:“我来教你。”

  我受宠若惊地道:“你来教我这个文盲认字,未免牛刀杀鸡了罢?”

  慕星湖笑了开来:“废话恁多,学是不学?”

  看书之时,犹可分神,他这时对我一笑,我便满脑子都是早上的情景,登时羞窘难当,低了头不敢看他。

  慕星湖笑意更浓,却未再戏逗我,指着“鼍黽”二字,道:“楚国造字,虽然繁难,亦有规律可循,譬如‘鼍黽’,可归为象形文字,分为首、身、尾三部。”

  他教“鼍黽”,像教画画般,何为眼,何为鳞,何为甲,何为尾。他教过一遍,我再看“鼍黽”二字,果觉简单、形象、有趣。

  他教字,不教笔画部首,多教来源、发展、变化等一套文字体系规律,延伸甚广。我跟他学字,更像是学楚国的文化和社会变迁。

  慕星湖说,考究文字,不能停留于字面上,考字考意只是其一,更要考查其地其时的文化习俗与社会环境。

  当今楚国流行诗乐,讲究文形变化之美。譬如表示“行动中”的“猋”字,便衍生出一套字来,形容马用“骉”,形容水用“滮”,形容风用“飙”,形容人用“儦”,形容雪用“瀌”。此类字多出现在诗乐文章中,了解时代背景后,再去看字形,便能从字符的元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此这般,十多个字学下来,我便觉脑子塞得满满的,叹道:“星湖,楚国的字是你造的罢?”

  慕星湖笑道:“贫。”

  我又道:“你说当代楚国文人创造了这么多字,后人会用么?不用的话,不就没意义了?”

  慕星湖道:“大浪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