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8章 也算是有所收获吧(为盟主第一滴淚燙心加更16/18)_重生之大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及各新建区之间,保留了绿化带或成片的好菜地和高产农田,使市区形成了‘分散集团式’的布局。”

  “所以在旧城区和各新建区之间,必然会呈现出近郊化的通勤现状,在那些人口较少的区域设置站点有什么意义?地铁系统链接各新建区的交通枢纽地带?再辅助以区内公共交通系统,就可以满足通勤需求。”

  另外那些绿化带也曾经被人吐槽过?被批评为大而无当,面子工程?还不如给身边布置一些景观绿地,然而他们却没有想过?在纽约还有那么大的中央公园呢!一座超级大都市?如果没有大面积的绿地?空气质量绝对会让人崩溃。

  不断有人起来提问,林楼也不断进行着回答,他渐渐感到筋疲力尽,没办法,让八十年代的专家理解日后的北京竟然能发展得如此迅猛,除非是把他们从时空门里拉到2020年亲眼看,要不然那怕是最乐观的人也不相信。

  不过还好,林楼所做的也不全是无用功,在最后的总结部分,吴委员点评道,“小林的报告虽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吗!”

  “比如地铁对高校、研究所的影响,就是我们之前没想到的,我们忽视了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环境!而北京又是一个高校、科研机构密集的城市,肩负着极其重大的科研任务,要是因为我们规划不合理,影响到他们的研究进度,那就太遗憾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对北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一番摸底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修改。”现在还没人想到在远郊建立大学城的概念呢,既然不合适,那就只能调整地铁线路了。

  “还有远郊通勤、市区通勤和中距离通勤的说法也值得研究,多找找国外类似的资料吧!欧美还有日本地铁建设起步早,建设规模大,能够摸着他们走路,就可以避免许多弯路。”

  “地铁规划采用极坐标还是直角坐标,与城市功能区分布和地面道路分布不可分割,北京地面采用的是传统的直角坐标,地铁站往往设置在十字路口,形成直角分布也就自然而然,但是这种处理方式究竟是不是妥当,我们还得继续研究,同样多参考一些国外的资料吧。”

  吴委员评点了很多,但始终没有涉及到人口数量以及私人车辆增加导致交通拥堵的问题,估计他也不相信未来的北京会有那么多车吧?

  哎,也算是有所收获吧,要是能根据我的报告做些调整,未来的北京地铁交通估计多少能强一些,至于私家汽车的问题,就只能等到日后的规划方案去调整了,一座迅猛发展的城市,一份规划方案能管十年都不错了。

  四十年后还能管用,那绝对是神话,或者这座城市已经进入发展停滞期。

  “小林,你这份报告虽然在有些地方存在着异想天开的问题,但有些地方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么,今后要是还有什么想法,尽管写成报告交上来。”吴委员最后总结道。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