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一章 孙浩设想_南洋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翼面是夹层蒙皮,下翼面是层板蒙皮。两翼前方有固定发动机的安装架,机翼内能容纳8个燃料箱。木质的襟翼由液压系统传动,只有副翼是金属结构的。方向舵上装有自动偏转器,由作动筒驱动。

      孙浩订购并想大力发展蚊式战斗机跟蚊式轰炸机,那是因为这中飞机制造成本相当低廉,速度奇快,容易大量生产。在这个飞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蚊式战斗机跟蚊式轰炸机是个不错的选则。

      大清国几万万人口,会木匠的技工无数,只要大量招聘过来,再采用后世的先进流水线机器生产,工人流水线式组装,产量绝对十分惊人。

      而生产这样的飞机到时候正好卖给一战时期的交战国,让那些交战国去狗咬狗,自己暗中大发战争财。

      至于铝合金的先进飞机,那肯定是自己的部队装备,如野马、空中堡垒B29大型轰炸机这些,包括航母上的舰载机这些。

      孙浩不想去改变一战的历史,但可以引导一战规模扩大,那些强国也只有战争-->>才能消弱他们。自己只要不断的给各国输血,就可以让战争扩大、时间延长。这样才能大卖飞机、战舰、以及各种物资。

      等一战开始之后,自己完全可以乘机把南洋、东亚、澳洲这些地盘全部拿下来。那时候的英国跟法国都在跟德国死磕,根本无力再来干涉自己。等一战打完之后,华夏国不但会富得流油,地盘也随之增长扩大。

      趁着大清灭亡之际再到大清沿海去抢几块地盘,就会把袁世凯彻底封死在大陆上。然后支援老袁向西北方发展,给罗刹国的尼古拉二世上眼药。

      若是老袁给力,有自己的大力支持,绝对会建立一个强大的民国政府。趁着一战期间,罗刹国跟德国交火之际,老袁出动上百万兵力,拿下整个西伯利亚问题也不大。

      中原有着几万万人口的基数,这就是兵力资源的优势。历史上的民国没有抓住一战的机会崛起,就是国内军阀太多,连连混战,导致错失了发展崛起的大好良机。偌老袁有自己的支持,绝对不会让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至于孙闻,孙浩只能说他是历史悲剧人物,很多作者把孙闻黑的一文不值,孙浩觉得那些作者实在太过了。说他是寇国的先锋、说他是文人的屠夫,让很多有学问的知识青年白白葬送了性命。说他不是革命,而是割命。

      当时那个年代有多少人懂得革命的意义?有多少人知道三民主义的真理,国内只有那些知识青年懂得这些。孙闻作为革命先锋,他不可能去给大字不识的农民谈什么三民主义,不可能跟那些毫无文墨的人谈什么革命。也只有那些知识青年懂得这些先进的道理,他不找这些人传播革命,那他找谁?

      很多作者说他是寇国的先锋,孙浩觉得也有些过火。孙闻饱读诗书,才高八斗,难道他不知道寇国是在利用他?当然知道,寇国利用孙闻的同时,孙闻也在利用寇国。

      孙浩觉得孙闻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把住军权,这是他人生中最失败的一笔。

      至于支持老袁,孙浩觉得老袁才是个真正的实干主义者。自己只要把沿海省份拿下几个,再慢慢的控制民国的铁路、经济,矿山等,即使老袁以后想反抗自己,那他也有心无力。

      想到此,孙浩心里畅意无比,仿佛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