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章 07_给太子当小弟后他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水患,需得治理黄河。”

  说不上特别好,但对于一位仍在国子监求学的十几岁少年而言,能明确点出水患根源,这已经足够了。

  这下子,其他人看向她的目光都有了小小的变化。原以为只是个纨绔,没想到也没那么不堪。

  就连一直对陈皎不满的周侍郎,也挑了挑眉,感到惊讶。

  倒是太子十分淡定。早在昨日他便收到了陈皎交上来的治水己见,里面内容虽不算深入,但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值得赞赏。

  他转眸看向周侍郎,声音听不出喜怒,道:“周侍郎以为何?”

  周侍郎是这次负责治水的主要官员,虽然脾气臭了些嘴堵了些,但也是有自己的真才实学。

  他躬身上前,拱手道:“臣认为应当分流河汴,又复其旧迹。汴渠引黄河取水,便在引水百里内,每隔十里立一水门,并设置水闸控水。多水口控水,通过控制水闸控制水量。既能解决汴渠引水需求,又能防控水患。”

  周侍郎说话条理清晰,说明心中早有沟壑。太子挑眉,站起身来:“好。”

  他问道:“修筑水闸,需得多久?”

  周侍郎态度坦然:“人力物力缺一不可,若两者充裕,一年足以。”

  修筑水闸和重新划分河道这件事需要大量劳动力,耗费的银子也少不了。如今天子对太子不满,朝中还有诸多皇子对太子虎视眈眈,周侍郎是太子党,他治水一事必定会受阻,仅是需要数十万劳动力便能让敌对政党找到打击。

  所以想到治水的办法只是开始,后续如何在朝中抗争,取得皇帝的支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治水一事,功在千古。”太子眼眸沉沉,随后浅笑,道,“周侍郎放手一试,京中有我无忧。”

  太子和周侍郎对话时,陈皎便站在一旁注视着这一幕,并未上前发表意见。

  周侍郎却扫了眼她,眼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既然要治水,钱便是很重要的环节了。太子派了门下门人去户部召见户部尚书,也就是王时景的父亲王中安。

  治水需要多少钱这件事,按理说应当在朝堂上先向皇帝告知,然后由皇帝询问掌管财物的户部,得到今年的费用和国库余额,再决定是否要批准。

  但如今掌管户部的户部尚书乃是王家的人,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为了避免皇上反悔、其他几位皇子从中阻碍,太子门下党羽便决定内部先商讨出需要的钱数,告知王中安后,以免朝堂之上里应外合好做打算。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陈皎最初还不明白,可当她跟着太子见到王中安后,便什么都懂了。

  大约是户部早已被太子把控,所以他才会不惧外人,直接召见王中安商讨此事。

  工部户部都在太子掌控之下,太子的权力多大可想而知。

  难怪即使皇帝不满,其他几位兄弟虎视眈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