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圈套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到时能顺利攻下武昌做准备。

  孙可望清楚洪承畴的实力,西南防线一旦构建成功,他就很难再取得突破了,就算能够突破,所消耗的战争资源也绝不是一样的。

  所以,他必须在清廷从北方调来的兵马尚不习惯南方湿热气候的时候,发起攻击,扭转双方的力量差距。

  而且,随着时局的演变,这个时空的历史发展脉络,孙可望已经很难再精准预估了,他现在也成为了历史之中的人,又如何能够超于世呢?

  而眼前,孙可望的部署自然还是为了李定国能够在广东彻底歼灭尚可喜,耿继茂和线国安三部有生力量。

  若是能成建制地消灭这三股清军中的强兵,清廷在福建,江西两省的防御力量便会出现真空,就得从湖北,陕西调集兵力前去防守,由此产生的巨大军费和防御问题,是清廷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

  换言之,虽然李定国可能会达成“四蹶名王”的成就,声望达到历史巅峰,但他也会因此被困在了广东一隅,想要和孙可望争权,恐怕只能是痴心妄想了。

  这便是孙可望从一开始就许下承诺,不惜用自己的兵马去对抗清军,也要李定国保存实力,出征广东的原因了。那可不仅仅是为争夺击败八旗主力的功劳,更是为了彻底困住李定国!

  广东北面是南岭,和福建,江西都有崇山峻岭相隔,李定国在没有水师,潮惠琼三府驻扎着张名振大军,福建盘踞着郑成功的情况下,想要攻入福建或者江西,就颇有点痴心妄想了。

  且不说郑成功绝不会让他染指福建,便是张名振现在也已经因为永历内阁的英明决策,和李定国关系恶化,而这一切,都在孙可望的算计之中。

  当然,一开始这盘棋是没有张名振,只是张名振应约而来,使得孙可望突然就有了破坏永历朝廷与李定国关系的想法,并利用永历朝臣的看不起农民军的本性,成功实施了。

  其中并没有什么环环相扣的妙计,只不过是因为孙可望拥有着其他人都不曾拥有的权力,既然李定国和张名振都听他的,那他要设套搞乱两人,就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而这样一个虽然指挥着五六万大军,在南面替孙可望牵制了数万清军,却又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因为进攻屡屡受挫,声望日益下降的李定国,正是孙可望最想要的李晋王。

  当然了,若是李定国真的有那么神,可以无视地理环境,把他最不擅长的攻城变为长项,从广东北伐,在没有孙可望于湖广配合的情况下攻入江西和福建,那孙可望也就认了。

  不过,在这个困住李定国的圈套中,最惨的还是张名振。

  如果李定国在广东战场上取得大胜,张名振功勋不显,甚至是犯了错误的话,那孙可望便会在永历朝臣之后,借机削弱张名振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