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八章 调虎离山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雄们提高的。

  如果没有他们的拼死抵抗,这些清廷的走狗,也就一文不值了,更加不会有顺治停止跑马圈地,放宽逃人法的政策。

  回到眼前,城东吴国贵已经领军驱逐百姓作为挡箭牌出城,三千多百姓居前,身后是三千精锐战兵。W

  除了十几个主要的将官之外,其他人都以为城西的才是真正的突围部队。但在场的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兵,纪律和士气在这个时代,都属于一流,再加上十几个主要的将官竭力维持,这支军队依旧令行禁止!

  而不出吴三桂所料,就在这支部队刚刚出城不过几百米,便被大西军的哨骑给发现了。不到两刻钟,距离他们不过三四里,已经借着黑夜提前潜出城,埋伏在城外羊角墙隐蔽处的吴三桂,也隐隐听到了城东大西军集结调度,从西面隘口行军的声音。

  城东的大西军哨骑发现了大批百姓之后,很快就汇报了上去,然后驻守在城东的大西军总兵王继业则是立即做出了判断——城西才是清军突围的真正路线。

  随后,除了马上派出哨骑前往汇报之外,一心立功的王继业当即率领全军往城西支援去了,不仅连那些奔涌出城的百姓也不管了,就是大军的营盘,都不要了。

  不用说也知道,王继业以为吴三桂,李国翰,李国英,郝浴等人都将从城西突围而出,这时候满脑子都是建功立业和机不可失。

  话说,此时的吴三桂所率的开路军虽然全都隐蔽在了城外的羊角墙内侧,更是有壕沟和夜色掩护,但所有人都不免提心吊胆,屏声闭气,静静地缩在墙内,等待着大西军过去。

  而这其中,其实最紧张,最不忿的,还是主将——平西王吴三桂。

  一身盔甲,腰间挂着箭袋,背上背着一张硬弓的吴三桂此时正倚靠在羊角墙边上,眼睛直直盯着城北的黑暗处,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一想到自己一路走来,仕明,仕顺,仕清,起起落落,九死一生,如今才好不容易再次被重用了。可入川以来,威风还没多久,便是兵败如山倒,如今更是身陷绝境,除置死地而后生,别无他法。

  有时候,吴三桂都在想,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从山海关那一次背叛开始,就错了,难道荣华富贵还没享,就要死在这小小的保宁城了?

  可是一想到,自己八年前,在关键时候背顺投清,以至于李自成最终败亡,这几年的陕西反清叛乱也被自己一一剿灭,虽然是剃了头,死了一家三十多口,但吴家的荣华富贵,终究是保住了!

  其实,吴三桂之所以后悔,并不是因为什么道德,良知,而是因为对失去荣华富贵的恐惧。这些年来,每每遇到困境,他便会为自己当初的背叛行为感到痛苦,可是每一次痛苦纠结之后,他都会选择“大利灭亲”,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