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国贼守社稷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特别是云贵川三地交通不便,道路崎岖,征集民夫押运粮草物资,仅仅是路上的损耗,便大得惊人,这使得大西军原本有限的积蓄进一步捉襟见肘起来。

  要不是受限于此,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三人大可以练个百万大军,兵分十路,四处出击,直接杀到北京去,看谁能挡得住!

  “粮草方面倒不紧张,主要是国主要你筹备一万人的兵甲火器,你看筹得到吗?”王尚礼见王应龙眉头紧皱的样子,心里也大抵猜到了此事的困难!

  “什么时候要?”虽然困难,但是王应龙并没有任何拒绝或者抱怨的意思。

  在某种程度上,陕北弓匠出生的王应龙便是那种忠厚善良,正直公平,且尽职尽责的忠良死节之臣,一生为大西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云南省的地区水利建设,大西军兵工制造等等方面,建树颇多。

  “两个月内要运到常德府!”

  “两个月......一万人的军备......”王应龙顿了顿,微微有些吃惊,但很快又咬咬牙应了下来:

  “这个还真的说不准,仓库里已经没有那么多军备了,更何况还要火器,剩下的得让昆明的工匠尽快打造,我尽可能多筹集些,但也只能是能筹集多少就筹集多少了!”

  “王尚书,这可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国主既然开口了,就必须得办到。就是累死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人,也必须得办到!”王尚礼语气忽然一变,态度也随之强硬起来:“这种时候,哪里不死人?我知道你心善,但也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王应龙没有说话,他没读过书,本来就不善于言辞。

  “王尚书啊!”

  见王应龙不说话,王尚礼知道他心里不乐意,随即话锋一转,忽然又说道:“你不要觉得我心狠,咱们打了那么多年仗,死了多少人了?这个世道,人命算什么啊?草都不如!

  成败就在此一举,若是这次因为军备问题,国主败了,死的人只会更多,一万人的军备,一件也不能少,无论累死多少人,都得两个月内运到常德府!”

  王应龙抬头看了看王尚礼,微微叹了口气:“我知道......”

  “老王啊,你知道我最担心的是什么吗?”王尚礼深深叹了口气,也只有在这个老朋友这里,他才会这样叹气:“你说咱们当初为什么造反啊?”

  “没饭吃,不造反,就得饿死了!”王应龙说得云淡风轻,就好像那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样。

  “是啊,就是为了吃口饭!”王尚礼苦笑一声,“可是,这口饭,就是那么难,就是得拿命来拼!”

  说到这里,王尚礼忽然加重了声音:“老王,你还记得我们刚刚入滇那会,米价是多少吗?”

  “十二三两吧......有些地方,卖到了三十两以上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