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六章 有发现、有大发现!制造高密度金属材料!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研究是王浩院士发起的,他们掌握什么保密性的关键基础也不可能说出来。”

  “就像是空舰飞行器,超级隐形技术……能想象吗?”

  “反正,我觉得有希望。”

  王浩的名字确实能够带给人信心,放在实际上,他也足以被称作是‘传奇人物’。

  很多人都觉得跟着王浩做研究是有前途的。

  这就是信心的来源。

  近一段时间里,核聚变论证项目也进入到‘收获期’,两三个月时间已经足以让一些论证和实验有点小成果了。

  所以汤建军和王烨都非常的忙碌。

  他们负责核聚变论证项目相关的工作,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事务,好多的成果和想法提交上来都需要去管理、审核。

  他们商议了一下,决定建立核聚变论证项目委员会。

  核聚变论证项目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团,负责一个个成果项目的评审记录以及其他工作。

  这样论证项目就能有条不紊的推进。

  与此同时。

  王浩也忙碌起来,他去了f射线实验基地。

  目前,f射线实验基地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完善微米级颗粒性材料支持建造的f射线发生设备。

  这个工作一直在进行。

  现在他们终于在新装置上安装了螺旋磁场以及其他辅助设备,下一步就是激发内部的小型核反应堆。

  为了保证装置不出现任何问题,就必须要非常谨慎的进行检测研究以及设备的调试。

  王浩到现场看了一下实验装置,和核物理研究所的团队沟通了一下。

  他随后提出了一个建议,“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增加一些辐射相关的保护。”

  廖建国拍着胸脯说道,“王院士,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有经验了。”他们已经制造过一台内置微型核反应堆的装置。

  王浩道,“我说的不是装置,而是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对。”

  王浩点头道,“这台新设备激发出的f射线,强度暂时无法预估,但最低也会超过十倍率。”

  “当强度超过十倍率,究竟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但是我认为一定要特别辐射的防护……”

  廖建国听罢点点头,忽然期待的说道,“等点燃了核反应堆,稳定下来以后,我们就能进行实验,到时候,就能对f射线进行测定了。”

  “王院士,还是上次那个问题。”

  “直流场力强度和f射线强度究竟是什么关系?我回去仔细想了一下,依旧认为是正比关系,因为我们已经证明内置能量源强度和f射线强度是正比关系。”

  “巴拉巴拉~~~”

  廖建国连续说了一大堆,似乎想说服王浩支持自己的观点。

  王浩倒是没有想到廖建国这么在意上次的交谈,他只是说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桉’,对方似乎非常在意?

  他干脆点了点头,“好吧,如果你坚持。”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