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礼拜_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拜的真正内涵则会有更深的体会,从而会在礼拜时更为投入,达到礼拜的理想效果。

  拜佛

  拜佛。我辈末法众生,身处五浊恶世,只有礼拜,方是超越一切法门之上的捷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末法众生,从无始以来,所造诸种恶业,相互受报,永无出期,这就象人借债一样,前债尚没有还清,又复借债,如此循环,永无止息之日。作为末世,若能发大愿心,归命于佛前,至诚礼拜,终身不懈,我们便会清偿往世之业债,培植未来之福果。

  拜佛之所以有如是功德,是因为人若诚心以身拜佛,则身业清净;口称则口业清净,意虔诚向佛则感得意业清净。人若三业清净,不久即会成就无上佛道;能一心虔诚,可消灭多世之罪。因此,诸佛如来和历代祖师都劝诫世人忆佛、诚心拜佛,实则是真实希望苦海众生早日脱离轮回之苦。

  拜佛的功德来自于拜佛时的虔诚之心,此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拜佛之法。正确的拜佛方法是拜佛时合掌当胸,直身下拜,俯伏称名,其心不能被外境所染。若是生起时,可高声念佛,拖长声音。念佛不能过慢,慢则容易生起妄念,又不应过快,,快即易生疲劳,缓急得中,心存,才是最佳拜佛念佛之法。

  拜经

  拜经。拜经的功德,亦超出于其他行持之上。因为经法为佛所说,拜经既是拜佛。恭敬诸佛有助于明了。若佛法同等修持,可双至。具体而言,拜经功德有三,即依经拜字,则圆成文字;一心不乱,心缘,则圆成观照般若,依经解义,籍字明心,则圆成实相般若。

  拜经之时,必须五体投地,一字一拜,不计多少,不论日期。如果计算字数多少,日期长短,就有可能心不专一,甚至于看漏字迹,而不能达到一心专念专拜的功德。如果我们只专注于何时拜完某经,计算日期的短长,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拜经的速度,草草结束拜经,若是如此,则只会增加我人色身有漏之福,却难以培养法身无生之慧。

  拜舍利

  拜舍利。舍利的中文名为灵骨,即佛金身之灵骨,因阿育王曾建塔藏骨,又称骨塔。在俗众中经常所说的,通常指和。佛舍利所在之处即为佛之存在。因此,虔诚礼拜佛舍利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能够观瞻佛舍利也是殊胜之感召。

  舍利有许多灵瑞之相,在三国时期有康居康僧会,欲在东吴建业建寺立会塔。有人奏明孙权,孙权即召康僧会问曰:佛何灵验,汝独改形?会曰:如来迁化已过千年,遗骨世间,名曰舍利,在所应现,神耀无方。昔阿育王,统阎浮提,乃起八万四千宝塔,夫塔寺之兴,以表异化也。

  孙权以为康僧会夸大其词,就说:若能得舍利,当为造塔。康僧会就以瓶盛水,烧香礼请至第二十天也没看到,在第二十一天五更时分,忽然听到瓶中铿然有声,康僧会自往探视,果然得到舍利,第二天早上便上呈孙权。权观舍利,五色光焰,照耀瓶中,孙权拿起瓶,将舍利倒于铜盘上,舍利倒下,盘即破碎。

  孙权大惊,赞曰:稀有奇瑞。康僧会有曰:舍利威神之力,并不只是其光泽和形相,而且火烧不化它,金刚宝杵也捣不碎它。孙权不信,就命力气最大的护卫,将舍利放在铁砧上,用锤击舍利,结果,砧锤具破而舍利无损。

  孙权由此大为叹服,就为康僧会建塔,同时建建初寺,此为江东佛教之始,自此江东佛教大兴。

  凡是诚心拜塔的人,或拜舍利或拜纸印画像,一香一花,等同佛陀最后的;一瞻一礼,同于的世尊。此时若求福,则福自会随声而来,此时罪障,则罪障自会消除,于自心中自会种下的种子。

  佛教对礼拜的阐释

  :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嗔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