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3章 赵孙龙_寒门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是很服气赵孙龙,虽然他们按照张宝合兵的命令进行了执行,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大家都是一起带兵打仗的人,凭什么你赵孙龙就能率领我们?新

  但是这几仗下来以后,他们就彻底服气了。

  别人的尊重,永远是靠实力来证明的

  。

  而且经过赵孙龙这一路的带队,原来他们那些还不算怎么成型的军纪,已经完全给调理了过来。

  就连吴大勇也不得不佩服。

  他明白,张宝让他带领着投石车和炸药包,是对自己的信任。

  而让自己跟着赵孙龙,更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学习如何带兵,如何整顿军纪,如何以身作则。

  跟赵孙龙在一起,将吴大勇的缺点和短板暴露的非常明显。

  而赵孙龙倒是对吴大勇很是客气。

  牵扯不到原则性的问题,对吴大勇也很是忍让,跟吴大勇相处的这段时间,倒是也跟着吴大勇学会了不少说话做事的方式。

  知道怎么去跟士兵们打成一片,知道了一些老兵嘴里的荤段子是什么意思。

  让赵孙龙也学到了不少。

  其实这个赵孙龙也算是出身名门。

  祖上是大夏赫赫有名的将军。

  但因为不善为官,性子刚烈,被莫须有的罪名革职查办,最终贬为了庶民,家道也便渐渐衰落了下来。

  自从张宝开启了武状元的选拔以后,这才举家搬迁到了这河州。

  一路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崭露头角。

  张宝了解到赵孙龙的情况以后,还专门去查问了一下当时赵孙龙家的情况,是因为当时的将军,极力反对皇上接纳倭国到徽州安定。

  其实对于当时的那些武将们来说,大夏初定,自然都是有着类似的想法。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而且当时的大夏,国力正盛,根本不把这些区区倭人放在眼里。

  但当时的皇上,权衡之后,还是听了这些文人的话,以怀柔治天下,接纳这些倭人,更是可以显示他们大夏的胸怀。

  其实对于当时的皇上来说,四海初定,心里面正是最狂妄的时候,也根本没把那些谄媚的倭人放在眼里面。

  最主要的是,打仗打了这么多年来,手下的不少将军们,也都拥兵自重。

  皇上正想着削减一下兵权。

  如果再开战的话,对于兵权的掌控,自然是不利的。

  而偏偏这位赵将军性格火爆,在朝堂之上就差拍桌子了。

  没多久就因为莫须有的罪名革职。

  也正是在这位赵将军之后,樊翰中才带着手下的不少人,上任了河州的各个官职。

  在张宝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亲自跟这个赵孙龙聊了一下。

  不得不说,越是经历过挫折和磨难,这些后辈在成长起来的时候,就越是迅速。

  这赵孙龙不仅功夫了得,还熟读兵书。

  他的这种功夫,不单单是武功,而且还是在战场上对战的马背上的本领,让张宝有种喜出望外的感觉。

  在当时前往东州练兵的时候,张宝就颇为关注,事实证明,这个赵孙龙也确实是潜力无限。

  所以这次在济州的所有事情,才会全部交给赵孙龙。

  要历练一个人,除了绝对的信任和放权之外,还需要经历过战场的洗礼才可以。

  相信在经过这次的济州之战以后,张宝的手下又会多了一支无往不胜的人马。

  不需要事事靠着樊翰中这边。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更何况还是这种自己培养出来的良将,就更是难得了。

  而且按照现在的局势来说。

  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在正面战场上,刀对刀,枪对枪,用鲜血和生命来对话的。

  张宝固然有很多方面的发明。

  但要想普及,要想依赖这

  些东西扭转局面,还是有些难度。

  手下有兵,才是一切的基础。

  真理永远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