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一章 【征伐高句丽】_猎击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五要对诸位书友说声抱歉,尤其是对大盟,双红厚赏依旧,而十五却先掉了链子,真是惭愧且不安……这是年前最后一章,过年事繁,很难保证稳定更新,只能停更几天,具体复更日期,明日单章贴出,望大家谅解。)

  六月十三,马悍赶回襄平,在太守府接见了玄菟太守的求援信使,详细询问高句丽入寇,以及玄菟郡的防御反击等情况。得知在本月初三,高句丽小王拔奇,率二千兵马,兵临辽水(今浑河)之畔,寇抄西盖马(今辽宁抚顺)甚急。西盖马长守城负伤,向本郡求救,太守公孙显已派出援兵。但昨日又有加急消息传来,援兵中伏,败退回城。经此一败,玄菟兵力大损,守城有余,出击不足,请辽东速速发兵助之。

  马悍让信使下去休息,并未急于发兵,而是召来武猛校尉乐进,让他做好出兵前各项准备工作。再召来典军司马夏侯兰,令其出任别部司马,统领三千乌丸、鲜卑联军——刚签订盟约,盟主老大的势力范围就遭到了高句丽奴入寇,各位小弟自然要大力协助,各发精兵于帐下听令。

  最后,马悍召来“鹰眼”主事,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比粮草更先行的是情报。我要在三天之内,看到有关玄菟与高句丽的详细情报放在我的案牍之上。”

  鹰眼没有让马悍失望,在马悍赶回襄平之前,已紧急收集有关高句丽的大量资料,但没料到主公还要玄菟郡的资料,结果又是一番忙乱。终于在时限最后一天,将整整一车竹简,拉到太守府前。

  汉末时纸张并未大量普及,虽经蔡伦改进,纸质仍显粗糙,也没有出现册页书,公文往来,十分不便。马悍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下令匠人着手改进纸张,并订装成线装册页书。在公文中使用。一些有眼光的商人,已注意到这种新型册书的方便,纷纷仿制。不过,在雕版印刷出现以前,书籍的普及,还欠火侯,除了官方文牍,暂未涉及书籍这一块。

  由于时间仓促,鹰眼组织收集的资料多是州府旧文档。来不及在册书上誊写,只好委屈他们的主公看竹简了。

  马悍花了一整天,总算将高句丽的渊源及其与大汉边郡玄菟郡的百年纠葛,大致了解得七七八八。

  高句丽为夫余别种。距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壤。方圆二千里。户约三万,全国人口加起来不过十余万。国有五族: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前期以涓奴部为王。后桂娄部崛起,取而代之。

  高句丽早年颇受夫余欺凌,便一直依附于大汉,称臣纳贡,很是勤快。其后渐渐强盛,与夫余抗衡,经过反复拉锯,花了几十年时间,终于将夫余这个世仇打趴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