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六章 尽一份力_重启人生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企业能够带动就业,因此经贸局在对迎上风口的本地企业的扶植力度那可是相当的大,说直接是当成亲儿子来培养都不为过。这一点其实和年代无关,哪怕是在现代,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依旧是求贤若渴的态度。只不过在大面积劳动力过剩的80年代,这个社会性问题就显得更加突破,更加着急解决罢了。一个迎上风口的本地企业如果能够得到告诉发展,能够创造的劳动岗位少说数万,多则数十万都完全可能。

  因为李开阳现在要开设纺织厂的创业计划虽然和当今的风口无关——目前的主流风口还是在重工业和外资引入上,轻工业暂时来说是排不上号的。

  但哪怕如此,根据李开阳的预测,只要他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单是在谷坪村的纺织厂都应该能够带动大约数千个劳动岗位的出现。

  这还只单单是一个纺织厂而已,随着又一个纺织厂的崛起,只要能持续的盈利下去,那么许多相关的附属岗位也会跟着诞生,一环扣着一环,这也是为什么地方政府如此看重本地企业的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关于这一点李开阳还真没动过别的心思,他对瓦坊市和谷坪村虽然感情不深,但从多方面来进行考量,公司总部其实还是开设在瓦坊市最令他放心,因为他将围绕这一片地区重点打造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未来李开阳理想之中在构造的自己的商业帝国自然不可能局限在小小的瓦坊市,他不仅要走出瓦坊市,甚至还要走出陆北省,南山省等几个北方大省朝着南方和沿海一线城市发展。

  或者应该说,这才是李开阳真正的野心之所在,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公司能在沿海一线城市站稳脚跟,那才算得上是对得起穿越者的身份。

  李开阳知道在十年二十年以后,那几个关键的沿海经济特区将迎来多么迅速的发展,他要是能快其他人一步抢占先机,说不定未来的福布斯排行榜上也能见到他李开阳的名字呢?

  想到这儿,李开阳的胸口也是难得的汹涌澎湃了一下。当然,他也知道这几乎是难如登天的事情,只不过梦想还是要远大一些,这样才不容易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轻易迷失方向。

  福布斯富豪排行榜虽然难度较大,但国内五百强企业的位置他觉得自己还是能好好争一争的。这个时间李开阳也早就已经有了个大致的计划。

  如果总体来说一切顺利的话,李开阳准备花上3~5年的时候来实现这个目标。之所以要花上这么些时间,其实关键还是在前期的资本积累,只要资本积累达标了,他这个穿越者有n种钱生钱,利滚利的让公司市值一夜暴涨的办法。

  在进入包厢以前,李开阳看着孙伟龙露出一抹微笑,说道:“孙局长放心好了,如果有朝一日我的公司得以扩建向外发展,那么重心肯定就会放在瓦坊市,而且我也愿意为瓦坊市大力执行改革政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来。”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