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七章 再收购扑街报社_逆流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有认识正在出售的报社吗,嗯,正规的新闻报纸,也就十来人的规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叶华荣对于那些扑街报社不了解,这些扑街的同行还能不了解,他们关注的不是排名靠前的大报,而是那些同样扑街的小报。

  “金巴利街上有家《尖东早报》的报社,大概有七八个员工,报纸主要报道、分析那些大报报道过的新闻,,,报纸的日销量大概4000份作用,半年前挂出了出售的消息,价格也不是很高。”通联部部长王斌说道。

  报社的员工脸上露出喜悦表情,新老板叶华荣果然是不差钱,一家扑街报社完全满足不了新老板的胃口。现在也不用为工作担心,大家都是身兼数职,报社多一些员工也不错,也能分担下工作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尖东早报》,完全没有听过,一家炒冷饭的扑街报社,没有记者只能炒昨天的新闻,分析下新闻也挺不错的。

  这家《尖东早报》扑街报社,肯定亏的一塌糊涂,《九龙晚报》还有夜总会、舞厅、酒吧做广告,日销4000份的新闻报纸,估计也只有中介、家政做些小广告吧。

  叶华荣、王欣妍、王斌三人向着附近的《尖东早报》走去,同样是一个60平方的小报社,店铺当然也是租的。

  八个员工在努力的工作着,桌子上放着不少星岛、东方、南华等报纸,每天摘抄出最火的新闻内容,再加以分析一番,报纸内容便有了。

  不过这几个人的文笔应该相当不错,手上要是没有两下子,那些写不出什么优秀的文章、社评,妥妥的精英人才。

  报社老板南文奇是联合书院高材生,以前在南华早报、华侨日报工作过十数年,可能感觉自己成为时代的主角,便创办了这家报社。

  报社巅峰时期有二十多个员工,随着东方日报的崛起,去年报社亏的连印刷设备也出售了,现在也只剩下八个员工。

  没有印刷设备也叫报社,又没人规定报社一定要有印刷设备,沙田工业园可是一条龙服务,不少报社都是委托印刷公司印刷报纸。

  这年代干报社真是不容易,这么小的香江有七十多家报社,而香江报纸一天的销量也就在百万份以上,东方日报一家的日销量就超过40万份。

  东方日报成立也才9年时间,直接把所有的报纸按在地上摩擦,未来更是自称以超过348万读者数位居全港第一。

  七十家报社并不算什么,当时400万人口的香江,竟然有四家证券交易所,要不是当时港府立即叫停其他交易所,否则可能会有七八家证券交易所。

  美国成立了200年时间,一共也才三个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还是1972年成立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就大概有两三个证券交易所,日本主要有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家交易所,这也是各个都市圈所需要的。

  王欣妍对于《尖东早报》报社颇为满意,这才是一家正常的报馆,书香味还是颇为浓郁的,而《九龙晚报》完全是不健康的报社。

  三人坐在狭小的会客室,工作人员为三人倒了一杯茶水,报社老板南文奇有事出去,连个call机都没有,鬼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