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九八章 教育的困境_逆流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刻给三位小女孩倒酸梅汤,水果更是亲自端到身边,刚才真的什么也没说,雪梅出现了幻听。

  差不多到了午餐时间,众人离开客房,来到招待所的餐厅,县招待所也没有包间什么,餐厅也不是很大,最多也就能接待八九桌客人。

  “谷老师?”

  李文良看着谷斐斐几人组合颇为好奇,其中两人穿着明显不是延安人,几人还是从楼上的房间走下来,这是什么情况!

  “李校长好,张校长好。”

  叶华荣几人客气同两位校长问候,李文良是县高中校长,张广泰是县初中校长,高中和初中只有一墙之隔。

  李文良、张广泰也就两人到招待所就餐,叶华荣这边也就六人,八人直接凑成了一桌,两位校长好意为众人买单。

  李文良、张广泰看着叶华荣带来的茅台酒和中华烟有点震惊,这两样东西也只有市里少量供应,酒票和烟票只有大佬才有,不是什么人都能买到。

  “李校长,学生的高考成绩快出来了吧?”

  “已经出来了,正在统计成绩,分数线还要等上几天,差不多十天就开始邮寄通知书,具体情况还有一周时间吧。”李文良介绍道。

  “市里的拨款怎么样了?”谷斐斐好奇问道。

  高考政策已经放开,农村不少中途辍学的孩子返回校园,企图考上大学改变命运,县里的高中和初中也变得拥挤起来,难以承担这么大的负荷。

  谷斐斐内心很是无奈,学校附近不少农民的房间用来做临时教室,食堂到了打饭和打水的时候,那排队的场面,一言难尽。

  “各个县里的学校要扩建,市里的学校也有扩建,延安市的财政本来就捉襟见肘,省里财政也很困难,县里只要到5000块。”李文良叹息道。

  “县高中和初中扩建的话,大概需要多少资金?”叶华荣问道。

  这年代陕西省的确穷的一批,神木倒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交通闭塞无法开发,省会西安是纺织中心,重工业基础更是弱的一批。

  西安修建城墙的钱都是赊欠周边的公社,如今各地张口要钱修建学校,资金也是优先解决城市,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叶华荣对于其他县城没有丝毫兴趣,留下太多痛苦回忆,延安县的高中和初中不管怎么说也是母校,建个学校也只是洒洒水。

  “高中和初中扩建,大概4万左右。”

  “教学楼、宿舍楼都修建成六层,算上餐厅、图书馆、实验楼,以6000学生的规模修建,大概耗资多少?”

  这年代家家户户都是四五个孩子,6000的学生规模也只能满足四五年时间,后期肯定还要重新建高中。延安穷是穷了点,好在当地有铁矿资源,否则想要修建6层教学楼也难如登天,至于是否有技术修建六层,那就不是叶华荣关心问题。

  “市里都没资金修建这么好的学校,县里就更不可能了,县里两年财政收入都不见得修建起这么一所学校。”张广泰苦笑道。

  “这个规模大概需要多少资金?”谷斐斐好奇问道。

  谷斐斐对于延安的工程造价不了解,但是人工这块肯定不需要什么钱,县里少说也有十几万人,公社的农民都是免费劳动力,黄土高坡不缺土砖,但其他建筑材料肯定是天文数字,教学楼和宿舍内部的设施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个就不知道了,之前学校的预算只是修建两座3层教学楼、两座宿舍楼,再扩建下学校食堂和水房,,,市里恐怕也没有技术修建六层楼。”李文良无奈说道。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