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1章 罪己诏_红楼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月后,金銮殿。

  赵启坐在龙椅之上,深深皱眉。

  殿中的文武百官也都皱起了眉头,脸色晦暗。

  此时的他们,被一个问题深深困扰着。

  就在前不久,有地方官向朝廷汇报了一件事:

  浊河的河水,忽然变成了红色,还有极其血腥的味道。

  浊河之中,流淌的,仿佛不是河水,而是鲜血。

  如此异象,却是吓坏了浊河两岸的百姓,各种谣言喧嚣尘上。

  有的说,这是天降惩罚的征兆,有人祸国殃民,惹怒了上苍,神罚即将到来。

  有的说,这是河神发怒的异象,不久后,浊河定当决堤,淹没良田万顷。

  甚至还有人说,这是大汉将亡的征兆,浊河乃大汉母亲河,乃是国脉所系,如今国脉被断,故此血流不止。

  本来,当地官府对这些说法嗤之以鼻。

  但随着一连数日,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官府也慌了,当即将这事汇报给了朝廷。

  朝廷知道这事之后,也是慌了。

  因为他们也说不出个中的缘由。

  更重要的是,此时朝廷上下,神经也高度紧张着。

  他们都在等待着北疆之战的结果呢,可结果还没等来,却是等来了这样的事情。

  这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将这事和北疆之战联系到了一起。

  许多人都觉得,这应该不是吉兆,否则好端端的浊河又怎会“冒血”呢?

  而一旦北疆有失,则大汉危矣。

  这让原本就紧张的朝廷重臣更加紧张了。

  如何处理这件事,就成了一个难题。

  但随着这件事的流传,民间的猜测和谣传更是离谱,已经造成了人心的动荡。

  再不尽快处置,止住谣言,恐怕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这次朝会,赵启将这件事情拿出来与一众朝臣商讨。

  可到底如何应对,还是没有一个妥善的方法。

  他们并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说服百姓,破除谣言。

  “诸位爱卿,可还有法子?”赵启扫视了众人一圈,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却都是拿不出什么新的主意。

  赵启看了众人一眼,见没人站出来,他皱眉沉思了一会,最后缓缓说道:

  “既如此,朕当下‘罪己诏’,以慰民心。”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诏书。

  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

  赵启要颁布“罪己诏”,是想要将这些异象的出现,归结在他的身上,以此来稳定民心。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对于皇帝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这会影响皇帝的名声与口碑。

  要是赵启将这样的事情担在了自己身上,日后,一个“天子失德”的名头是跑不了的。

  这会影响后世对于他的认知和评价。

  “还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