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_颐和曼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顶点颐和曼丽!

  淑清从房里拿出一个茶缸,江阳一见就站了起来,“还留着呢,”显然很激动。

  淑清点点头,“曼丽上学时一直都是用这个茶缸。”

  祁枫一旁也是满含情感地,“二少从前这只茶缸都不离手……”

  是的,甭说现在了,古来,国人喝茶都先讲究茶具,茶壶茶盏功能明确,什么茶配什么壶,使用什么水,甚至水温的高低也不能含糊。不过日子穷时喝茶就没这么讲究,大茶缸子是首选,一杯茶泡上一天,临下班将茶叶嚼了下咽也大有人在。实际领袖也这样,还说吃茶叶强身健体,梅静群自然遗了他的习惯,茶缸老在手边儿。

  茶缸之所以不称杯而称之为缸是其容量,正常容量的茶缸一暖壶水仅能倒上两三杯,超大号的茶缸容量可以与暖壶媲美。早年梅静群一起床第一件儿就是找开水壶灌上满满一茶缸水,心满意足的盖上盖儿,盖儿上系根绳,上午一缸下午一缸,一天喝得有滋有味。她也没说喝多好的茶,不大好吧可经得住泡,喝一天到下午还有点儿颜色,最后随手一泼,算是一天过完的仪式,第二天一切照旧。

  京里人喝茶与哪儿的人都不同,就讲究喝茉莉花茶。其实会喝茶的人反倒不愿意喝花茶,认为花香遮了茶香,得不偿失。殊不知京都地区水恶劣,水碱重得烧开水时如同冲淡了的牛奶。茉莉花香最初是用来遮水中碱味的,久了才形成习惯,所以老京城人喝茶就爱这一口。

  梅静群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生在京城,死在京城,除了陪领袖出访过一次俄国,极少踏出京城。因此,习惯上,绝对最正宗的老京城人。喝茉莉是她一生的习惯。

  少时读书,曼丽遗了她这个习惯。

  她读书那会儿茶叶都是按两卖,一毛一两到一元一两。能喝一元一两茶叶的人都是生活富裕之家,喝不起又想过瘾的就去茶叶店买茉莉高末,也有称高碎的,高末就是高级茶叶末的意思,它有一个雅号叫随壶净。茶叶店的散茶卖到最后就会剩下这些碎末,讲究的喝主不喝,手头紧又馋的就买来过瘾。

  曼丽当然喝得起好茉莉,不过她身边人就不一定了。曼丽大二去鄞州协和实习了一个月,带她的老教授姓方,这位也爱喝茉莉。一开始曼丽很奇怪老头儿为什么喝高末总会把她叫到跟前,打开大茶缸盖让她闻闻,可并没有她喝的意思;如果她没有做出夸张的反应,老头儿还会不高兴,让她抓紧时间做事。于是后来曼丽学乖了,每次不等他叫,曼丽就主动地夸张地喊好香好香,欠的不得了的样子。哎,至少如此了,老头儿能叫她少干一个小时活儿。……如今想想,也是有趣。

  是的,车一开进天湖绿道,道旁全是曼丽熟悉的茉莉香,勾起她这些回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