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9章 建文(二)_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恩令,也是给藩王还有藩王的后代留个谋生的后路啊。

  朱允炆还犯了另外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他又开始重文抑武了。

  大明朝成立初,其实就是朱元璋带着一帮子武将勋贵给打下来的,这是大明立国的基础。

  所以在洪武朝,武将的地位是尊贵的,文官的地位相比是稍低的。

  《大明律》就明文:“文官不许封公侯”。

  在伯爵之上的公爵和侯爵,全部都被武将拿走了。

  朱元璋在废除了丞相之后,文官之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六部的堂官,他们的品阶是正二品。

  而负责军事的都督府中的长官,是左、右都督,他们的品阶是正一品。连他们的副手都督同知,也是从一品。

  所以整个洪武朝,从爵位跟品阶上,文官都要比武将低得多。

  这样的设定也奠定了大明以武功立国的基础。

  但是到了你朱允炆即位,就全面加强文官的地位。六部的堂官也从正二品变成了正一品。

  从地方到朝廷文官的地位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本来朝廷政事就是文官在负责,朱元璋给这些武将更高的地位,这是一种政治平衡。

  但是朱允炆却盲目地将这些有实权的文官地位提升的跟武将一样高,这种安排就打破了朝堂上的平衡,文官也就彻底压了武将一头,长期下去,这还了得。)

  (朱允炆继位后的一系列操作,反倒像他自己是谋朝篡位登上皇位似的。

  对叔叔们刻薄,对武人不亲近,过于倚重文官,让武将勋贵们和藩王都没有安全感。

  而文官又逼得太狠作大死,一步迈得太大扯到蛋,不死才怪。)

  (朱允炆还撤了南北榜,当时朝廷南方人占主导地位,在朱元璋晚年就敢把北方士子全部踢掉[笑哭][笑哭][笑哭])

  ——————

  宋,赵匡胤:……

  后人对重文抑武的执念真的好高,时不时就得拿出来说一嘴。

  这明朝是宋之后的朝代,那些个政策大宋是不是也可以参考参考。

  比如“南北榜”,还有文武官品阶……

  北宋就有科举分域施策了。起初是实行“解额”制度,士人通过解试之后获得解送礼部参加省试的名额。

  后来宋神宗时,他命令范纯仁改革科举制度,范纯仁提出“南省只试策论、经义,仍各分路分考校,逐路各与优立分数取人,至御前,仍依分数与放及第,则诸路得人无不均一。”

  这种方法得到宋神宗认同,于是下令先在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等五路实行此法,称为“五路法”。这是在范纯仁提出省试逐路考试基础上进行修改,从实施地区可以看出,宋神宗此举实际是在优待北方士人的。

  ……明之前的朝廷,都在思索讨论天幕提及的建文帝种种政策,而洪武朝就没这样的氛围了。

  朱元璋青筋暴涨,想开口骂什么,却终究是累了。

  他究竟是造什么孽哦!!!

  苍天啊,还没完没了,这天幕是来让他被气死早登极乐的是吧!

  这鳖孙,竟废了咱这么多儿子,朱元璋气到不想说话,他甚至都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咱晚年是得有多痛苦,神志不清选了这么个玩意儿继位,既然选了朱允炆,咱也不能不教啊,怎么就教成这样了?!

  削藩,不是说不能削,朱元璋可以理解,他甚至从知道朱棣成了皇帝就对自己的儿子们的下场隐隐有些预感了。

  可他再如何预感,也想不到竟是这样。那都是你亲叔叔是你爷爷亲儿子啊,下手这么重,你有没有把咱放在眼里!

  ……都逼到死路了,老四不反他才觉得奇怪。

  朱元璋叹了口气,他看了看朱标,又看了看朱棣,眼一闭,索性不管了,爱咋咋地吧。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