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敦煌本吐蕃文书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是作为敦煌学的助教,苏亦肯定是有助教该有的样子。甚至,他在王永兴先生敦煌学的课堂上,做的事情比普通的助教做的还要多。不仅仅是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批改作业,或者帮忙王永兴擦拭黑板这些杂活。他做的更多。比如上课。一般来说助教只有任课老师不在的情况下,才有机会上台代课。然而,苏亦并不是。就算是王永兴先生在场。他都有机会上台。跟上周课堂一样,王永兴先生继续让他上敦煌学学术史,讲述国内学者跟敦煌学不为人知的故事。上周的课程讲述了不少的学者。罗振玉、董康、傅芸子、刘半农、郑振铎、浦江清、张素痴、王重民、向达、姜亮夫、王庆菽等等,这些人,每一个人对敦煌文书搜集都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苏亦几乎把他们的故事讲了一个遍。当然,太过于具体的事情没法讲,不是有忌讳或者禁止的内容,完全就是课堂时间不够。所以,苏亦也只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要是有学生对这个方面感兴趣,可以去图书馆自行查找资料。就跟他之前跟黄莺歌她们几个姑娘列胡适关于中国禅宗史研究的书单一样,这一次,讲述这些先生的故事,苏亦也给大家列一些书单。甚至,这一次苏亦还把上一次来不及讲述的于道泉的故事也都补上。于道泉是国内有名的藏学家,语言学家,一生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藏学方面。早年间,被公派到巴黎大学攻读藏文。既然能在法国读书,这位先生肯定不止会藏文,肯定也会法文。实际上,于道泉先生不只是掌握这两门语言。有传闻他会十三种语言。在巴黎大学的时候,不仅学藏语、法语、还学土耳其语。后来又去德国柏林学德语,继续回到法国半工半读,还曾经在法国巴黎图书馆工作。他还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老师。甚至6年的时候,担任北大校长的胡适还致电伦敦大学欢迎他归国到北大任教。这位先生最终也没能在胡适的任期内回到北大,等他回国的时候,北平都解放了。然而,胡适在不在北大,对他回到北大任教并不影响,他最终还是顺利进入北大东语系,顺利推动成立藏学专业。好玩的是,藏学专业第一期招生只有两个学生。不过,51年民族学院成立的时候,他就被调任到民院当藏文教授了。之前,苏亦去东语系的蹭课的时候,就听说东语系没有藏语专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位先生被调走了。然而,苏亦今天在敦煌学讲课的重点肯定不是藏语。主要还是敦煌文书。因为,于道泉先生在伦敦大学教书期间,曾受到北京图书馆委托其录制敦煌藏文写本胶片。于是,这位先生回国的时候,就把一本著名的文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带回国。不过这是这书一开始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