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六章 拍摄《塞上江南》的乐趣_明星老婆不想让我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演进去后发现,非常有趣。

  先就说这个电影里面的方言好了。

  有本土乡下话,也有福建的那块的方言。

  他印象深的有几个好笑的点,是饰演福建领导的那个演员说:“那位教授啊~来到黄河流域自杀。”

  但其实他本话是“那位教授啊!来到黄河流域治沙。”

  还有几个福建口音的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对他说“你去跟教授学着堆尿。”

  也是一样的,因为口音闹了笑话。

  本话就是“你去跟教授学着堆料。”

  不止方言这块是一个亮点,剧组设计的台词也都很有用。

  老戏骨张叔在戏里饰演李焕的老爹,他俩有一段戏是劝原村民移民,但是村民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或者躲避。

  李焕就是感觉这个编剧真是个人才,设计的这一块,搞笑又带着一些辛酸。

  有一个爆炸头的村民演员用一口地道的山里话道:“不去。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

  这顺口溜说的在场演员都笑了。

  李焕这不怎么爱笑场的人,在第一次听到这台词的时候也没忍住。

  还有一块是村民被蚊子咬的受不了的。

  “本来是想着改善伙食的,结果给蚊子改善伙食来了。”

  那请来的演员本就是长得搞笑,尤其说这话的时候还带着嘶吼,莫名就踩到了李焕的笑点上。

  要不是他强行憋笑,恐怕这块又要卡了重来。

  还有一个片段是有个村民说:“不去,我一去那就水土不服。都吃了两副药了,连药都吐了。”

  本然这块演到这里就完事了。

  可是张叔突然想着加一句词,便大喊道:“那你吃了屎得吐成啥样!!!”

  孔导:“好卡!!!”

  这声一过,在场的人都笑疯了。

  因为他们知道这句话在剧本里是没有的。

  有时候这种出其不意的严肃,却往往戳中人的笑点。

  李焕他本人也没想到,在这部乡土风情浓郁的电影里,竟然能收获这么多笑点。

  而且慢慢的,他也发现了孔导团队的细心。

  就比如李焕第一场戏是在梁宁镇主任处报道,墙上贴着的就是梁宁镇的地图。而且剧情里村民种的蘑菇,都是孔导团队的人一天天亲手种出来的,真实的化肥和粪,他们还会选择在衣服上蹭一点。

  服化道的细心不仅仅于此。

  他们会在乡村小路上放置一些破衣服,碎瓦片,烂布袋,坏竹篓。

  张叔戏里的衣服领子永远是破开的,因为他性格就是一个桀骜的老汉,还有全体演员脸上那土灰土灰的妆容,老式的电风扇,以及属于那个年代的锅碗瓢盆的样式……

  李焕没入这行之前,就知道了太多太多影视剧的穿帮合集。

  真正入了这行后,亲自进入片场也见过一些画着精致妆容的乞丐,只贴一个胡子就能演男人的女人,在抗日期间穿着崭新干净军服的士兵,头发喷发胶的长官,踏着运动鞋跑步的皇帝等等。

  比起这些很虚的东西,他更欣赏的就是这种把真实放在骨子里的敬业精神。

  不愧是孔导啊,就这般认真的态度,拍出来的又怎么可能不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好电影呢。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