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司徒陈耽离任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治权利都渐渐归于尚书台。但司徒掌管国家教化,不可或缺。

  “骠骑大将军可有贤才推荐?”刘宏又向刘凡问道。

  “司徒乃国家重中之重,臣不敢妄下定论。不若先暂时让大鸿胪,卫尉处理司徒事务,陛下观察一段时间后,再下定论。”刘凡向刘宏建议道。

  “也可。”刘宏点头认同。

  ……

  下朝之后,十常侍聚于一堂,商量此次陈耽离任。空缺司徒之事。

  “陛下下令,禁止卖官鬻爵,司徒之位,不能图之。”张让率先对众常侍说道。

  “陛下是什么人,吾等最清楚,木已成舟之时,吾等献上钱财,陛下不会不同意的。”中常侍高望不以为然的说道。

  “或者吾等放出风声,哪位王公大夫献给吾等的钱财最多,吾等便共同举荐他为司徒。”中常侍毕岚也开口附议。

  “莫要自负,张钧那贼子弹劾我等的事情还没有过去呢。吾正要去整治那张钧,可惜被刘凡征辟入府。”赵忠正色的对众人说道:“非常时期,吾等还是低调些为好。”

  “吾看刘凡那小子根本不是和吾等一条心,那日他跟陛下入尚书台后,陛下就下令禁止卖官鬻爵。”段圭恨恨的说道。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更何况阉宦最在乎的就是金钱。

  “刘凡已成气候,不可轻易招惹,大家谨慎为先,听吾一言,千万不要引火烧身。”张让慎重的说道。

  诸常侍一个一个唉声叹气的点头。心中都有暗恨。何进和刘凡两人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何皇后最危难的时候,是他们出钱保住了何皇后的皇后之位。可以说何进的位置是他们扶持的。

  可何进任大将军之后,处处和他们作对。

  刘凡在外征战的时候,他们以为刘凡要投靠他们,一个劲的在天子面前说好话。现在的刘凡权势比何进更甚了。但刘凡却又要和他们作对。

  此为教训,令张让等人心中警惕,以后权利能给自己人,就不要给外人。

  刘凡下朝之后,直接前往尚书台。

  尚书台虽隶属于少府,却综理政务,是东汉的中枢机关。

  因为处于宫中的中台,故以台名。在禁宫内称为台阁。

  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因而加重了尚书的职权。

  尚书台既出诏令,又出政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

  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

  东汉和帝以后,多幼君弱主,实权常被外戚、宦官所掌握。尽管三公要听命于尚书,但尚书又往往被实权更大的外戚、宦官所左右。

  录尚书事也不是最高的文官,其主要指责是负责审核哪些奏章能给天子看,哪些不能给天子看,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处理。这也造成了录尚书事的权利在文职中最大。

  刘凡不是权臣,录尚书事不能干预尚书的职责。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