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控的四年(二)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哈哈哈哈!”董卓一手举着足以装下一坛酒的大酒樽,一手拍着面前的黑木帅案,“辅,说说你给老子招了多少军士?”

  董卓素来不注重礼仪,因此他麾下的将领们也是边喝着酒吃着肉,边向他禀告事情的:“回大人,孩儿招了八百军士,现在我部有六千勇健。此番,还给大人带来了一千万钱的寿礼。”

  “不错,忠明你呢?”

  “回将军,煨在美阳县招募了三万士民屯田,今年产粮二十万石。现在已经全部交给刘仓官了。”

  “哎,全交给我干嘛?你自个儿就一个钱不花?”董卓摆摆手,“去,跟刘仓官说,就说我董卓说的,让他给你一百万钱。”

  “段煨谢将军厚爱。”

  “祯,我听说我董卓的名字整个漆县都知道了,你小子在那干了什么?”

  “回将军,祯将漆县的铁矿从马义手中收了回来,收益归公。并用马义的家产修缮了漆县的道路,鼓励商贸。再用商贸所得劝课农桑。故而漆县士民,无不感念将军恩德,皆传唱曰:‘漆水无蛊雕,皆因有董公。’”

  “哈哈哈哈哈哈!”董卓拍案狂笑,“虽然听着就离谱,但就是受用啊。得,等会去找刘仓官,就说我说的,赏你一百二十万钱。”

  “在下谢过董将军。”

  “来来,今儿个大伙不醉不归!”董卓举起大樽一饮而尽。

  这一边,董卓部正在因“好收成”而彻夜高歌,那一边,张温就正在为自己惹出来的大麻烦而苦恼了。

  自光武东迁之后,关中地区便进入了漫长而缓慢的衰落期,再加上这百多年来,每一次的凉州羌乱,关中都是首选的兵员、粮饷、装备提供地,因此关中始终不能恢复前汉的荣光。

  但由于本朝自认与前朝一脉相承,而前朝诸帝陵又尽在关中,因而保护关中的安全就变得跟保护雒阳一样重要了。可关中毕竟不是雒阳,不能像雒阳一样聚天下之财以供养之,因此,张温此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在不开口向汉帝要钱的前提之下,填补因中平二年的大败而变得千疮百孔的三辅防线。

  “太尉勿忧,某有一计,既可保关中不失,又能不花钱。”陶谦读懂了张温的心思,便在一次例会后留了下来,单独向张温进言。

  张温大喜,急急问道:“恭祖有何良策?”

  “太尉,如果征调各州郡兵前来助战,则务必劳动陛下,且费用颇巨,无论是对太尉还是对大汉,都极为不利。但如果太尉征调的是乌桓的兵马呢?”

  张温眉毛一挑:“乌桓的兵马?”

  “正是,依谦之见,征调乌桓兵马,其利有三。其一,乌桓多居于燕山,其山势与陇山相若,故而乌桓人极善于山地作战。这是征调乌桓的第一个优势。其二,乌桓人上马为军下马为民,不像各州郡征来的壮丁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