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七章 巨鹿(三)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将军之志,高于泰山,大将军所虑,深于东海。然大将军麾下之士,多是冀州之民,世代居于此地,若要他们远离故土,赴千里之外的河南,只怕会心生二意。”沮授的理由,很是充足,“况且冀州富庶,大将军万民归心,怎能弃之不顾?”

  袁绍听沮授说完,不由得苦笑三声:民心,民心,民心!

  想他袁绍,之所以能以区区一郡守之职,便担任反董卓联盟的盟主,靠的就是这“民心”二字,后来,他能以少博大,从冀州牧韩馥手中,夺取冀州,靠的,也正是这民心的向背。

  然而,有句话叫:出来混,迟早要还。靠民心起家的袁绍,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了。

  “前年,正南受困于邺城,绍本该全力相救,但却半途而返,从那日起,绍便已愧对冀州父老了。”袁绍叹道,历史上,袁绍虽最终惜败于曹操,但再怎么样,也是一代枭雄,而作为枭雄,心就一定要狠,因此,袁绍此刻,是铁了心要再“愧对”冀州父老一次了。毕竟,要想成就霸业,就万不可拘泥于一地。

  “吕布虽占有兖、豫二州,但其贪婪残暴,士卒更是目无法纪。流毒祸及枯骨。”袁绍说着站起身,在偌大的军帐中,背着双手踱步。“先生可还记得,你我当年,在天桂山上,谈论天下大计之时?”

  “终身不敢忘。”沮授道,他当然不会忘记,因为当年就是在天桂山上,他从韩馥的部下,阶下囚之身,一跃成为袁绍的座上宾,袁绍集团的第二号人物。也正是在那一年,他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押在了袁绍身上。

  “绍允诺先生的,一样都不会少。”袁绍道,“只是,绍得活着,这些承诺,才能作数。不但绍要活着,还要肃清四海,攘除群丑。”

  “只是如今,形势有变,冀州已非当年所说的安家之地。故而,绍要去南方,从袁术、吕布此二人手中夺取河南四周,再以此为基石,一统中原,既然还定天下。”

  “先生之才,当世无二。欲安天下,必得先生相助。”袁绍说着,劲步来到沮授面前,并对其一揖到底,“请先生随绍南下,绍对天起誓,不出五年,必随军复夺冀州。”

  袁绍这番肺腑之言,若是唤作地位一般的人听了,必定会长跪于地,痛哭流涕地表示要以血以死来报答袁绍的知遇之恩,但沮授听后,却是沉吟良久。因为,沮授不比旁人,当年他在韩馥手下时,便已官至从事,可想而知,沮授在冀州的名望,到底有多大。

  而名望越高的人,是越不容易离开自己的故土的,因为他们的根,早已深扎于当地,即使本人想走,也会被其他“根脉”给绊住。

  良久之后,沮授终于开口了,但给出的答案,却依旧令袁绍有些失望:“容授好好想想。”

  袁绍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