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三章 当年故事(七)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荀缉小心翼翼地摊开一幅书面,并

  深情地吟诵着上面的字。原来,这画上所绘的,正是当年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此画乃赵台卿所绘,此字乃师宜官所提,无论是字,亦或是画,均价值千两黄金。”

  赵台卿,即赵岐,乃是当时知名于世的经学家,画家。当年,汉帝自长安东归,被困于雒阳,既无粮草,又无军士,便是赵岐出面,说服刘表,出钱出粮,以助汉帝渡过难关。

  师宜官则是灵帝年间,天下最有名的书法家,他的字,大则一字径丈,小乃方寸千言,可是灵帝在世之时的致爱。后来,袁绍等入宫诛杀宦官,弄得雒阳大乱,师宜官便离开了雒阳,并在一年多之后,转投袁术帐下为将。

  而此刻,荀缉所展示的这幅字画,正是袁术在败亡之前,命师宜官在赵岐的画上提字而成的。

  “真乃世间一绝。”黑齿影寒似乎没有听荀缉在说些什么,因为她的双目,早在荀缉将书画摊开的那一霎,便被这画作给死死地吸引住了。

  荀缉听了,立刻向黑齿影寒诉苦:“为了从藏家手里买到他,缉可是说得口干舌燥,这藏家最后,才愿以五十万之价,将此字画售予缉。”

  “若是魏王知道,荀君如此煞费苦心,一定会对荀君,刮目相看。”黑齿影寒当然知道,荀缉想要的是什么,于是便嘴一松,将他想知道的事“露”了出来。

  果然,荀缉听了,立刻眉头一皱:“将军,魏王举义兵,外降胡虏,内剪群凶,本应意气风发,可为何,会喜欢,这悲壮之作?”

  黑齿影寒听了,只是一笑:“魏王之诗,君可曾听闻?”

  梁祯拢共,就“写”过两首诗,一首是《短歌行》,另一首叫《龟虽寿》,其中短歌行写于赤壁之战前,那个时候的梁祯,正是荀缉口中的那个“外降胡虏,内剪群凶”的梁太师,意气风发,睥睨天下。而《龟虽寿》则写于潼关之战前,那个时候,梁祯早已失去了当年的满腔豪情,已然一副悲伤春秋的模样。

  “将军说的,可是《龟虽寿》?”

  黑齿影寒螓首微点,叹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魏王之心境,从此诗,可见一般。”

  至此,荀缉完全明白了,黑齿影寒要将此画送与梁祯的用意,因为此刻,梁祯心中,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如荆轲那般的义士,只惜强秦已成压顶之势,已非人力可以逆转了。因而在此时,将此字画送与梁祯,方称得上是“投其所好”。

  那为什么,独得梁祯器重的黑齿影寒,会在此时,突然想到要对梁祯“投其所好”呢?

  荀缉突然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条,价值岂止千金的信息差。为此,他特意找到了,刚从三辅转了一圈回来,尚未来得及启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