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六章:一九八八年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玩意儿真的让人又爱又恨!

  要是没有从美国股市里赚到美金,哪有资本整合三水市的纺织业?哪有可能让这些吃苦耐劳的女工拿到手对得起付出的报酬?

  “中港实业”生产的面料在不愁销路的情况下?赚外汇更加划算。

  秦淑洁当然要最大化利用成本优势对外倾销?内销除了保证“华美风”的供应,基本上不主动推销。

  然人就是容易犯贱?“中港实业”的面料越是不在国内推销越是有单位、个人找上门来采购。

  原因很简单?“中港实业”生产的几十种面料填补了国内空白。

  以前国内市场上的这些面料种类都是从广东、福建那一边过来的,都是舶来品?而且不是正经八百渠道进口的。

  “中港实业”号称投资一个亿美金,各大主流报纸都进行了报道?这个消息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因此在刚刚投产时就有不少单位和个体户找来三水市求购?不少在商业街开店的个体户纷纷要求经销。

  拿现钱找上门进货可以给,要求经销?暂时不考虑!生产没有进入正常化,产量有限!

  总而言之“中港实业”运营良好,产量在稳步递增中。

  由于有原材料自行进口权?甚至于可以进口印度的棉花、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化工原料?“中港实业”根本不可能出现国内的纺织厂停工待料的普遍现象。

  进口原材料只要大大低于出口份额,能够享受关税优惠。

  因此“中港实业”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明显。

  由于是新品牌没有口碑和名气,几家尝试合作的国际贸易公司都是秦淑洁以前的老关系。

  人家肯少量经销一些完全是因为秦淑洁积累的信任度。

  黄瀚很自信,不仅仅能够确认“中港实业”纺织品的价格具备压倒性优势,还能确认质量同样具备优势!

  他认为只要那些外国佬开始经销“中港实业”的面料?很快就食髓知味。

  老关系、老客户、合作几十年等等都不是理由,相信只要能够多到手三个点的利润?那些外国佬一准翻脸无情。

  当下欧美的纺织品主要采购地点之一居然有尼日尼亚,这个国家八十年代初纺织品的出口额居然达到一百亿美金。

  黄瀚是先知?当然知道后世的尼日尼亚人绝大多数穿中国生产的衣服,用中国生产的纺织品。

  能够肯定这种对手该是多么不堪一击。

  可以断定“中港实业”接下来的订单量肯定会逐月递增。

  那时候经过两个月学习的女工们肯定都适应了管理新机器?管理的数量必然大幅增加?可以开始两班倒。

  与此同时一次大招工必须有?怎么着也得招两千多人。

  市里给了“中港实业”一千五百亩工业用地,肯定不能圈在那儿长荒草,硬化土地已经在进行中,开了春就建造标准厂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