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5、杀青!_影帝重回十八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回、120回和70回,而剧本选择的就是故事完成度最高、民间传播也最广的104回版——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改编过程中参考了宋史的真实背景,特别是征方腊的战役部分,和评书的再创作内容,有些观众因为看了原著,觉得有些角色跟原著不太一样,一般都是参考了评书的在创作过程。

  评书跟原著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每年都会有增添删改,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比如林冲之死的改编,就来源于此。

  而在原著中,也不知道是作者忘了还是疏忽了,面对高俅这么大的仇人被捉上山,最后又被放下山,竟然没有丁点关于林冲的描写,就算没胆子杀他,也不该一点不描写。

  到最后,原著里写的是林冲在征方腊后病死的,相较于改编,就平淡多了,远不如电视剧里震撼。

  宁远因为记忆力好,对原著倒背如流的他,觉得对剧本下手的重点,除了个别人物的时间线有更改外,最主要还是对原著叙事节奏的调整。

  水浒原著,是前期流水介绍人物列传,以及后期大群戏的形式。

  而剧本的改编,则是把剧情调整为适合影视表现的,有主线人物、有集中矛盾、有主要场景的叙事节奏。

  为此,以梁山聚义为分界线,前半部重点刻画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武松这几个主要人物,围绕他们的际遇来筛选情节,带出群雄,去掉原著一些配角和支线故事,保证剧情紧凑度。

  而后半部,主要就是梁山好汉四处征战。

  不过这部分也有改编,一是合并了一些雷同的不太精彩的战役,再一个就是特别突出围绕招安的矛盾。

  比如增加方腊部属与梁山好汉的交情,甚至黑牛还跟方腊手下一妹子暗送秋波,与后面刀兵相见形成反差。

  还增加了征方腊的过程中,宋江和高俅争斗的戏。

  再就是砍掉了征辽的戏,招安彻底成了内斗炮灰大杯具。

  对原著较明显的改动还有这两个:一是改掉了好汉们的黑梗。

  比如鸳鸯楼一场给武松美化,还有林冲下山做投名状的时候,增加了放过落难母子、苍凉慨叹的戏,毕竟他连杀仇人,都是在一欺再欺的情况下,彻底绝望了才杀了那俩要烧死他的家伙,何况无辜人。

  而扈三娘嫁给矮脚虎,也增加被真情打动的戏,虽然这里有点扯。

  但在水浒之前,就有不少脚本把他俩凑成一起了,原著作者估计也就是直接拿来用了,这么多年下来,总不能非把人家两口子拆散吧。

  而且里面像公孙胜这样的妖道形象,以及那些鬼啊魂啊斗法的东西,都给去掉了……更不能拍成一部神话剧。

  再就是女性的改编,小潘她们就不说了,有血有肉,而李师师的改编,也让人感叹,水浒里总有一些下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