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0章以农为本的国策_三国蜀汉打工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要求,我会派人教你们的。”张泉继续说道。

  “好,好,好。”下方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兴奋的喝彩道。

  “看得出来,以后我不用跑那么远去城西的坊市买东西了,每次买个东西,感觉腿都要跑断。”一个百姓笑嘻嘻的说道,住宅区离坊市比较远,真是一件闹心的事情,就像你上班的地方离居住的地方远,每天要挤几个小时的地铁一样。

  “是啊,要真的是这样,就不用买衣物去城东,买粮食去城西了,那样想着就让人头疼。”另一个百姓也高兴的喝彩,看上去,这个政策确实解放了他们。

  就像木兰辞里面的花木兰替父从军,买个装备还要四处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张将军,以后一直都是这样么?”一个人开口询问道,要是这个政策推行了几天,就恢复了以前的状态,他们在住宅区做生意就是自讨苦吃。

  “对,最起码几年时间里面,襄阳城都是这样的,你们可以放心的做。”张泉笑道。

  “好!”

  坊市不分离的政策推行以后,襄阳城的住宅区中多了不少的商店,各个街道旁边规范的多了一些小商贩。

  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襄阳城中变得热闹了不少,当然,随之而来的各种琐事也不少,张泉每天都要处理不少的事情。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处理完善,因为这个政策是新推行的,自然会有一些漏洞,比如百姓们抢夺公共摊位,有的百姓在非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商业活动……

  要想保证新政策的推行,就要把这些漏洞给完善好。

  左将军的府邸,一些儒士前往刘备的府邸,对张泉的行为的进行深刻的批判。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中国古代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钜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

  “禀左将军,非是我们对张将军有什么偏见,只是他现在推行的坊市不分离的制度,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去从商。一旦百姓们都去从商业活动了,没人去耕种土地了,就会动摇我们荆州的根基。自我朝建立以来,一直推行的都是以农为本的国策,重农抑商才是兴国兴邦的唯一道路。”宋忠拱手拜道,他带着一堆儒家学士前来参拜刘备。

  “是啊,左将军,如果大家都去从商了,对我们荆州的影响实在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