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谁养活谁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差,哪怕半年之前,也不是过的现在的日子。

  但是,这种话语权的提升也让程刚警惕起来,没错,在他的坚持下,队里内部确实保持了足够的平等,即使是这军装,也是在保证过几天所有战士都能够人手一件的前提下,才提前发给各位负责人。

  但是外部呢,过度依赖于援助,确实会减轻队伍的负担,也变相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

  可穿着这一身援助来的洋布军装,站在那些土布打扮、破破烂烂的农民面前,战士们还能摆正心态吗,群众们还能够信任我们的战士,相信我们是自己人,并且坚定不移地支持我们吗?

  如果一次发动群众的运动,变成了一场自认为的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施舍,那么就不只是变味的问题了,其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将会是大家无法想象的。

  说到底,现在的组织还远不够成熟,斗争经验也不丰富,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军民鱼水情意识,过多的外部援助,不仅起不到放大器和助推器的效果,反而会阻碍这支队伍核心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这就是一直以来程刚的担忧,也是他始终未能放开手脚援助的原因之一。

  不过,说到底还是“人穷志短”,在现在的队伍看来,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精神,而是物质。

  一方面大家还未形成这种精神,自然不知道其重要性,另一方面,没有经历过后期更加惨烈的斗争,面临更多更剧烈的矛盾,也很难锻炼出这种精神。

  再说回来,起义之后到现在,整个队伍一直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大家一路走来,都是过着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日子,对物质的需求自然占据了上风,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在前面的乾委会议上,程刚也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志不以为然,但还是以李委员为代表一批同志对程刚表示了赞同。

  至于后续的工作如何开展,怎么让队伍在保证充足的物资前提下,又能保持一定的斗争性和纯洁性,程刚也有了一定的想法,得抓紧利用下山前的这段时间推行起来。

  ——————————

  “是穷人养富人,那些地主都不下地,没有我们穷人种地,他们哪来的粮食吃,这些鬼家伙,没一个好的。”

  ——这是一种声音,大部分战士都是这种想法。

  “不对,我小时有年发了洪水,我家的粮食都没了,出来逃荒的时候,我们那的一个地主还给了我一袋吃的,我觉得他是个好人,这就是富人养了穷人。”

  ——这是另一种声音,少部分战士提出了这种疑问,见上面没有阻拦,渐渐声音也大了起来。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都在地里挣食吃,哪里分得那么清哦。”——当然,持中之论也不少。

  ……

  “穷人养富人!”

  “富人养穷人!”

  “你们没理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