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讨价还价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

  拿破仑三世还是有一些小聪明的。他叔叔的失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普、奥、俄神圣同盟。

  这个同盟就像是悬在法国人头顶上的一把利剑。这次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正好能够将这个同盟拆散。

  因为奥匈帝国是不可能允许俄国人将手伸进巴尔干半岛的。

  只要能够让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法国人愿意使尽浑身解数。当然,如果能够让过于庞大的沙俄受创,那么法国就更加高兴了。

  一个欧洲大陆上容不下那么多的强国。

  ……

  “承您的吉言!”董书恒无奈道。

  “总督阁下,今天来是想跟您说一件大事儿。”包令十分正式地说道。

  会谈就此转入了正题。

  两位公使说出了自己的意愿,希望淮海军能够出兵克里米亚,直接参加对俄国的正面战场。

  董书恒自然要继续说自己的困难,什么军费不足啊,士兵损失巨大啊,路途太远了,没有船只运输啊!

  有困难自然是要解决困难的。最后商量好了,淮海军出动一个轻步兵师,大概6000人,弹药粮食物资由英法补给。

  另外两国各以成本价卖给淮海军五艘蒸汽风帆混合动力运输船,而且是从远东抽调的现船。董书恒明确了要船到位了之后才能出发。

  这十艘船组成的船队运送淮海军到达科威特。然后淮海军转乘奥斯曼人提供的内河船只,沿着幼发拉底河溯流而上,接着转陆路前往克里米亚。

  其后,他们又谈了战地医院的事情。淮海军将派遣200名医护人员前往克里米亚,其中还包括控制瘟疫的专家。

  淮海军有一套完整是应对瘟疫爆发传播的手段,也有现成的药物。

  但是董书恒表示这些药物非常的珍贵。要想将这些药物应用到克里米亚战场的话,必须要由英法出钱购买。

  当然了,董书恒看在盟友的面子上全部是打了七折优惠。

  对此,包令和布尔布隆都表示理解。他们知道中国的药在欧洲的价格非常的高。

  双方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磋商,比如说军队的指挥问题,战场上武器损耗的补充等等。

  另外两国还为董书恒提供了一笔500万两低息贷款作为军队的开拔银子。

  没办法啊,董书恒已经哭穷了,发不出开拔的安家费,军队是别想出发的。

  不过毕竟是基于同盟关系出兵,你要这些列强拿钱给你,他们还不如去找雇佣兵好了。

  所以董书恒不得不接受了低息贷款。按照后世带来的经验,董书恒知道,欠钱的才是大爷。

  如果不是两位公使没权限,董书恒还想借更多的钱。回头买点战略物资回来不好吗?

  淮海军虽然有钱,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现在两江地区正在大规模的基建投入,光是修路就是一个无底洞。

  江苏的水利工程告一段落了,但是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