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肃顺改革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绿营巡防营等军队。将省下的钱留着朝廷自己组建新军。

  可以将挑选其中一部分加入新军,其他的人朝廷也不会不管,不能够自谋出路的,朝廷在关外给他分地。这样还能够加速关外的发展。

  肃顺分析的很全面,将这些人的后路都给想好了,可谓为用心良苦。

  可是肃顺没有想到裁撤这些就军队,伤害的不仅仅是士兵,受损失最大的是那些武将。

  武将在意的不是每年那一点点的饷银。他们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链。

  这个利益集团就是趴在朝廷每年拨付的上千万军费上面的吸血鬼。现在一下没了,这些人如何会善罢甘休。

  而这些人才是朝廷联系军队的纽带,士兵们能接触到的就是这些军官。

  肃顺的这条建议,还有一个问题,允许各地建立新军,而且还是地方上自己筹款,这就势必会增加地方督抚的权力。

  不过不这样改革也不行,朝廷搞新军还能在各省之间把持好平衡。

  要是像现在这样,有地方发展团练,有的地方不发展,就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就像现在的淮海军一般,因为一家独大,完全独霸了两江。

  要是当时在安徽、江西都发展起比较强势的团练,那么也许就能够制衡住董书恒。

  现在,让地方建立新军稳定地方。更多的钱则投入到朝廷的新军中。过得几年,朝廷手中有兵,自然能够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二是改革工商业,增加财源。肃顺认为现在朝廷没钱,但是不代表地方上没有钱。

  让朝廷去明抢肯定是不行。那些大臣可都是出自地方大族,他们首先会出来反对的。

  所以朝廷要是想要增加财源,必须要拿出东西来换。

  朝廷手中有什么啊,官职头衔,这个一直都在卖,算是朝廷收入的大头。

  像吴健彰那样能拿出百八十万两来买官的人不多,但是拿个几万两出来买个举人、生员什么的倒是大有人在。

  再有一个就是朝廷手中掌握的土地了。关内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土地,不用想了。

  所以要打土地的主意,只能是关外,这个涉及到祖制,必须要由皇帝自己来拿主意。

  三是改革税制,现在的税都是地方在收,然后留下自己的,剩下的交到朝廷的手中。

  现在的结果就是地方上直接把税给用光了,交到朝廷手中的寥寥无几。

  所以肃顺建议直接由户部在每年夏收的时候派人下去督税,然后直接将税银押卸进京。

  要跟地方明确分税制,比如农税、丁税收给朝廷,厘税等放地方。

  还有第四个改革旗务,朝廷每年将这些八旗子弟当作猪一样养着,但是到了关键时候,他们一点作用都顶不上。

  不过这一点肃顺还是没有说出来,或者说现在还没有到那种危急的时候。

  再次听了肃顺的阐述,包括军机大臣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