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9章 家臣?(5000+求票!)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恒保留了满清的理藩院,将其变更为华夏理藩院,让他们继续处理藩属国事宜。

  满清藩属国最多时有19个,到乾隆时期扩充到东南亚地区的安南(越南)、南掌(今老挝)、缅甸、暹罗(今泰国)、柬埔寨、兰芳共和国(今加里曼丹岛西部)以及吕宋、苏禄(于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群岛后相继消失)。

  南亚地区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与拉达克(归驻藏大臣管辖)等国。

  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与干竺特等国。

  董书恒不清楚现在还有多少国家承认自己是满清的藩属国。就连理藩院的人都不知道。

  因为很多小国离京师路途遥远,四五年才会来朝贡一次,还有一些国家已经很久就没有朝贡过了。

  其实董书恒也知道,满清的很多藩属国只是充门面而已,人家只是来蹭点贡品,还不一定将满清当作的自己的宗主国。

  不过这次,董书恒还是让理藩院派出一队队使节出发,每支使节团队中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情报人员另外还有特战队和警卫负责安全。这样每支使团达到了一百多人。

  这些使团不光是到藩属国邀请他们来参加就职典礼,更重要的是要探秘清楚,这些藩属国的情况。

  英、法一直在南亚、东南亚拓张殖民地,原本的一些藩属国可能都成了别人的殖民地。还有一些也许因为更换了政府,转变了对华夏的态度。

  董书恒现在就是要先摸清楚这些地方的情况。现在是1855年,董书恒不清楚英法在南亚、东南亚的殖民扩张具体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东南亚还好,复兴军在东南亚有很多农场,也有很多商业往来,大概得情况都了解。

  南亚那边几乎是一无所知。骆秉章那里已经派了一支队伍去高原。去招降满清驻高原大臣。

  同去的还有一支在西川组建的军队,那里同样是高原,只有这些人才能适应高原的气候。

  现有的条件下,复兴军要是上高原,非战斗减员就得让董书恒肉疼。

  新政府成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董书恒最终还是决定将都城定在京师,他决定将其改名为新京。

  新政府依然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地方上,实行省、府、县、乡(镇),四级管理模式,就跟以前的复兴军政府一般。

  相比于满清,增加了乡镇一级,之所以要这样,就是为了打破几千年来皇权不下乡的弊端。

  华夏政府的管理直接到乡镇一级,通过乡镇向村落渗透管理。

  在省一级之外设立市,市归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作为一些重要的中心来建设。第一批设立的市是新京市,包括现在的京师、天津卫、永平府这个靠近渤海的三角地带。

  原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