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7章 预算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调查了此人的情况。

  这才发现朝廷中还是藏着一些牛人的。

  阎丹初28岁就考取了进士,是一个颇有才华之人。

  但是他为官清廉耿介,在户部这个大染缸中一直有些格格不入。

  直到肃顺掌管户部之后才开始重用此人。

  过去的一年之中,他协助肃顺极大地改善了清廷的财政状况。

  因为肃顺的器重,阎丹初也开始涉足户部的各个方面。其杰出的理财能力逐渐展露出来。

  董书恒找其谈过之后,发现其人确实是个理财方面的天才。

  其性格方面的缺陷恰恰是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帮着国家理财,才更能让人放心。

  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董书恒让阎丹初做了财政部的另外一位副部长,他的工作主要是预算的审核,以及支出的执行,也就是所谓的度支工作。

  这个岗位是最容易弄虚作假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岗位。

  董书恒很想看一看,这个阎丹初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做的怎么样。

  当然了,直接给了阎丹初这个岗位,还因为他本就有户部工作的经验,另外也是想以此千金买马骨。

  华夏建立之后,如何去处理庞大的满清官僚体系,这是摆在董书恒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之前,复兴军采取的方式唯才是用,拉拢一部分,摈弃一部分。

  对于那些没有才能,还劣迹斑斑的满清官员要坚决清算。

  对于剩下的人,根据能力录用,不是那种有突出能力的要想在华夏做官就要从基层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正常晋升。

  当然也有很多同阎丹初一般的满清官员,被破格提拔录用。

  还有一些官员继续留任地方大员,比如四川的骆秉章、福建的吕佺孙就全部成了华夏政府的地方大员。

  当然,他们是为统一做出了贡献,并且本身确实在治政方面有几分才能。

  统一全国之后,董书恒并没有断了读书人的出路。

  而是准备在新京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官员初任选拔考试。

  这次选拔的官员人数非常的多,统一全国之后,华夏的新政府将产生大量空缺岗位。

  董书恒不会一次性地补全这些岗位,总要为今后留下一些岗位,但是这第一年放出的岗位是最多的。

  这件事情在华夏上下引起了轰动。人们称其为新朝第一次大考。整个华夏的读书人都趋之若鹜,现在这些人已经没得选了,只能为新朝效力。

  送走了胡光墉,董书恒将阎丹初叫了进来。

  “总统!”阎丹初对于新朝的礼节还有这个大总统的称呼还有些不适应。

  “丹初来啦,请坐。”董书恒指了指桌子对面的椅子。

  董书恒的办公室中摆放着一个古朴的办公桌。桌子上有一个文件架,董书恒批示好的文件会被分类放在架子上。

  然后侍从室会按时取走。正常的时候魏玉祥会在一旁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