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9章 粮食换劳力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猎物时能够提前给他预警。

  “爹爹,我去跟你做伴,做你的帮手。”这时,一旁的儿子李林插话道。

  “你马上就要去上学了,到学校好好读书才是正经事儿呢。”

  李大郎瞪了儿子一眼。他准备将儿子送去读书。镇子上建立了一所学校,移民家里的孩子去上学只要交少许的费用就好了。

  听到父亲的话,李林顿时蔫了下来。学校在镇子上,离家里有老远的路,听说平时都要住在里面的,连家都不能回。

  天天蹲在学堂里面读书,哪有跟着父亲打猎有意思啊。

  但是,李大郎的想法显然跟儿子不一样。

  以前家中没有条件,现在不一样了,怎么说也是一个小地主,地主家的儿子可都是要去读书的。

  “岩松,你要买就买吧,一个狗崽子也值不了多少钱。不过,你真准备将林儿送去读书啊?”李母问道。

  眼看着李林就要成为半大小伙子了,能够帮家里干农活了。

  要是现在送去读书,李大郎这里就又没有帮手了。

  “那三十亩新地也弄好了,明年开春忙的过来吗?”李母最关切的还是家里的田能不能中的过来。

  庄稼人首要的任务就是将田给种好。

  即使是不缺粮食,田地也要一丝不苟地都种上庄稼。

  这不是吃饭的问题,田种的怎么样关乎庄户人的尊严。

  “娘,您老放心,咱们屯子准备成立一个种田互助小组,我准备加入进去。”

  “到时候,大家会一起帮衬着,咱们家有头耕牛,我准备再搞点猎物,卖掉些玉米,攒些钱,再弄上一头耕牛。这样咱们家出一个人、两头牛,相当于三个劳力,咱也就不赚人家的便宜了。这样地就能种的过来了。大家种的东西很多都不一样,这样收获的时间就错开了。”

  这个互助小组的办法是按照官府的建议搞的。

  现在大家种的都是大田。各做各的很容易就耽误了播种和收割的时间。

  但是要是几户人家联合起来,就能短时间内搞定一片土地。

  五个人种植五百亩地比五个人各种一百地的速度是要快的。

  再加上大家的种植收获时间有偏差,这样就能够让人力使用的更加的高效。

  李大郎本身就是屯长,自然是要带头加入这个互助组里面的。

  但是他家的劳力少,所以他就琢磨着加上一头耕牛。

  而且他还准备再买一头的母牛回来,到时候,不仅能够耕地,还能够产仔。

  现在家中不缺草料就是养上几头牛都没有问题。

  种上百亩地,养上几头牛、几头猪,这才是地主家该有的生活哩。

  董书恒从海参崴向西一路经过敦化县、蛟河县,然后进入了吉林府。

  他没有去移民家中实地查访,但是也路过了一些村屯。

  对于这些移民能够安顿下来。

  董书恒的心中还是很欣慰的。

  但是他也发现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