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天命难违_三国之凤舞九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落在王允与董承身上。少帝病故,正是二人施展报负之时,他们绝不会如此简单,就听杨太尉吩咐。

  果不其然,车骑将军董承出列,朗声言道:“天子不幸崩逝,举国同悲,陛下后事自是首要之位,司徒之言是也。但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还需慎之。”

  “董将军,陛下已有安排,唐姬娘娘若是诞下皇子,便可继陛下为江山之主。若是不成,则有武威公与叶太傅商议,你当听得清楚才是。”李韬立刻道。

  “李大夫之言差矣,皇位传承,江山更替,当要名正言顺。而今先帝密旨在此,二位御史已然验证无物,如此一来,陈留王才是大汉之君……”

  “嗯,只要密旨为真,陈留王便是天经地义的继位之人,毋庸置疑!且不说唐姬娘娘是否能诞下皇子,就算有幸,可一新生婴儿,如何能统领群臣?”

  散议大夫种骥紧随董承之后,来到堂中慷慨陈词。

  “种大夫何言与此,这般言语,尔等视天子遗诏为何物?”持金吾崔明立刻道。

  “哦,那我倒要问问崔大人,先帝密旨与天子遗诏,孰轻孰重?”董承一旁不慌不忙的道,说话间,眼角余光不忘打量了一下司徒王允。

  接着,堂间一众大臣纷纷出言,有的言先帝密旨为重,有的则重天子遗诏。

  朝堂之上,一时纷争不歇,众人引经据典,都在为己方造势。

  而太尉杨彪,司徒王允与司空袁逢始终未曾出言,三公皆保持了观望。

  “果然是两下分立,并州之臣,大半支持天子遗诏,而从西都归返之人,则在董车骑一方,平时尚且看不出,如今陛下驾崩,便要浮出水面了。”

  杨太尉冷眼旁观,抚须心道,此时朝中的意见基本是两极分化。

  “王子师,你该如何对之,天子之事,莫非当真有你一份?”杨彪眼光扫过王司徒面上,昨日他与天子单独之时,黄池柳迟便与他说了天子之病。

  杨彪清楚,眼下还不是张扬之时,否则失去陛下的朝堂,还会更加混乱。

  “我到底该如何处之?天子之死,看似与我袁家并非无利,但此时尚且不知陛下真正死因。倘若真是有人弑君罔上,叶悦之回来,断不会坐视。”

  司空袁逢亦是眉头微皱,身为三公之一,又是汝南袁家之首,他的意见在朝堂也是举足轻重。但眼下,袁司空决定暂不表态,随机应变才是上策。

  太尉,司空这般,王司徒此刻的心情亦是极为复杂。昨夜闻听宫中丧钟之时,他是颇为惊讶的,天子的死因到底是何?成了他心中一个巨大的问号。

  自己所用之药,不会致命。难道如昨夜董承所言,恰逢少帝这场大病,两下交煎,方有今日之局?抑或有人从中作梗,借他之手毒杀了天子?

  王允想着,眼光分别在车骑将军董承与廷尉贾诩面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