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九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_三国之凤舞九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势就在他的好名声,尤其是在经历了上次的黄巾军民大迁移之后。

  这个时代也是有舆论的,尤其是那些名士。似叶公、卢植、郑玄、许子将等等,他们的作用不会比后世的自媒体差,而且是大汉主流。

  忠君爱国,一心为民,一诺千金。这都是叶欢为自己打造的人设,再通过种种手段宣扬出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这个效果日后还会越来越大。

  有一点是大公子始料未及的,那便是孟子的地位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亚圣”的说法开始出现了,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叶欢经常的引用。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个观点。

  南山书院中,孟子是和论语并列的必学课目,在此之前,它不在汉七经之列。

  接下来,舆论方面叶欢还要更清楚的向天下昭示自己的政治主张,民为贵。这个民字不单单包含了普通百姓,平民,士族亦可囊括在内。

  争霸天下,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二十年,也许三十年。一统江山固然是叶欢的心中所愿,但带给大汉一个先进的思想体系,重要性还在其上。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大汉的长久兴盛,哪怕江山更迭,思想是不灭的。

  从边军一小兵到名闻天下的大将,十余年时间,叶欢的想法也在逐步成型,军事、经济,民生、建设等等融合成一套系统的理论。

  漫步之间,叶欢到了黄河渡口,登上高台,顿见一片滔滔不绝。

  相比于长江的沉静,大河则要汹涌许多,此刻河面之上有十余艘渡船来来回回,与浪花之中起起伏伏,不断将这边的百姓引渡过去。

  叶欢看的微微颔首,为眼前的场景所感。只是可惜,大公子实在是缺少曹操父子的才情,否则目下所观就是一首好诗的绝佳素材。

  “君候,久闻君候才情惊人,三岁能文,四岁能武,五岁成赋惊天下,不知今日可有好句?”主簿方丹见前将军颇有感怀之意,不失时机的问道。

  “啊?哈哈哈,哈哈哈……方主簿谬赞了,传言未必尽实。”叶欢闻言一愣,心道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可我们大公子是要脸的人,唯有洒然一笑。

  此刻一阵清风吹来,掀动了叶欢的衣角,衣袖飘飘更显挺拔出尘之姿。

  “君候太谦了,丹常听友人提起君候之句,为之绝倒。”方丹一言,众人纷纷颔首,倒也不是方主簿要拍叶将军的马屁,他是当真想见叶欢之才。

  “你有完没完?来劲了?本公子要会还跟你谦虚?”大公子腹诽着,众人当然不知此乃叶将军“软肋”所在,每次曹操提起他都会坚决拒绝。

  当然,叶大公子向来是倒驴不倒架的,当下微微沉吟,负手再观大河。众人见了都是屏息凝神,侧耳静听,面上一片期待之色。

  十息功夫之后,就见君候伸手向上游一指,口中吟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第一更到一起看书网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