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凤紫檀围榻上,陪嫁婢女正在为裴贞一梳发更衣。

  她负手端坐,双目直视铜镜,高髻端庄,簪垂流苏,明珠夺目,这些发饰虽然光华璀璨,但却掩盖不住她的气质和神采,深邃的眸光足以照亮这座幽深古老的宫殿。

  裴贞一居所是含象殿,含象殿是后宫诸殿之首,与前朝含元殿同在大明宫中轴线上,含元殿是大朝正殿,始建龙朔三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等节日,皇帝在含元殿举行活动,光启二年含元殿遭遇重大兵祸,虽然僖宗对其进行了修缮,但礼仪朝贺功能已然废弃。

  李晔即位后无意迁居内中,含元殿遂成为皇帝住所,含元殿为三出阙结构,殿前至丹凤门有广场和御道,这一建筑群构成了规礼宏严的外朝听政区,礼仪朝贺活动则转移到淑妃所在的长安殿举行。

  所以含元殿现在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皇帝的居所,二是承担唐王朝的皇权标志和国家象征,含元殿是前朝大殿,含象殿是后宫首殿,皇帝李晔居含元,裴贞一住含象,这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其实按照李晔的个人感情,住在含象殿的女人应该是何芳莺,但何芳莺已是淑贵妃,在皇后不轻立的情况下,她就是后宫掌权人,而且她还为皇帝诞下了皇长子。

  所以如果何芳莺再入主含象殿,那这很可能被外界揣测为皇帝有意立淑妃为后,会产生哪些不好的后果不言而喻,李晔不想给何芳莺和她的家族带来麻烦。

  均衡存乎万物之间,况且李晔还需要很多盟友,河东裴氏就是最好的对象,世家固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唐代世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其中大多数跟李唐是统一战线。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的集中体现,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政治与经济进入新一轮变革,那么同样某段时期的政治情况亦是当时国情的总体表现。

  什么是封建社会,狭义来说就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封邦建国政治制度,虽然发展中的官僚政治和地缘政治在逐步动摇贵族政治和血缘政治,但核心仍是官僚为轻血缘重。

  终唐一朝共有五百多位宰相,出自世家的占大多数,也就是说科举仕子绝大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家治理,而不能全面参与中央决策,宋代的科举大规模扩招以及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得市民阶层逐渐崛起,知识很难再被垄断,门阀这才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但随之而来的眼中政治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以乡土地域为纽带结成的文官党群各自攻杀,剧烈的门户残杀造成统治阶级严重内耗,大大加速了王朝危机。

  唐朝的确是后人心中的白月光,但识字率同样有限,而且因为方镇政治的原因,读书人不一定非要死磕科举,他们可以加入各镇使君的幕府,以此走检校或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