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一十章 远东农业发展的探讨(二)_远东162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产能能够保证,可是驾驶农机设备的人员、维护机械的人员都严重不足。另外,公司每年还要安置大批的流民,而且实行家庭农场计划的各种配套设施也不完善,所以我认为不能操之过急。”

  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宋涛,突然说道:“你们说的我不太明白。但我现在好像懂了。你们说的是不是让我们远东的所有农户,以后都成为大地主、大农场主?”

  大家听了宋涛的话,全都哈哈大笑。

  高建国也笑着道:“我们小宋这句话概括的好,还真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我们现在搞的包产到户政策能够让大家吃饱,但是最终还是无法让农户们富裕起来。”

  宋涛哈哈笑道:“这个可以有,我觉得完全可以实现啊。我们远东公司占据着广阔的疆域,而且很多地区都是历史上主要的粮食产区。目前我们远东公司的所有农户,再加上未来大明的百姓,面对如此大的地域,如果依然发展小农经济模式。那可真是白瞎了这么多的好地。”

  李明瞪了他一眼,笑骂道:“你说的轻巧,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光是我们已经安置的流民就有多少,这么多人耗费的资源。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再说动力机械普及根本无法保证,到时候每家每户分了老大的一片地,难道都等着撂荒吗。”

  高建国想了一下,然后皱着眉头说道:“公司想要大规模推广普及动力机械,怎么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我们现在转变思路还来得及。趁着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研究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远期农业发展规划。辽东各地的农户享受包产到户政策,已经有几年了,他们也都因为这个政策尝到了甜头。

  我们应该从他们这些人中,首先选拔一些积极分子、缴粮大户,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实行家庭农场政策。先期农机设备不足,可以集中在一个地区建立农机中队,各个家庭农场的农户可以随时租赁各种农机设备,帮助他们在春耕、秋收等时节进行作业。”

  宋涛点头道:“其实以后我们远东军就会有大批的复员转业官兵,只要公司再拿出一定的政策,给他们每人几十亩土地,就算让他们带着老婆孩子去贝加尔湖开荒,他们都能乐的屁颠屁颠的。反正那里地广人稀,属于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几家人凑在一起,只要他们手里有枪,圈上几百亩土地,无论是种地、打渔、放牧干什么都行,总比几亩地一头牛,活的滋润吧。”

  王和也笑着道:“其实我们的理解有误区,家庭农场不单单是光种地啊,也可以放牧啊。谁说畜牧业只能是游牧民族的专利,难道现代社会的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新西兰等牧业发达国家,都是游牧民族出身吗。

  农户们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牧场,可以在自己的农场里种植各种农作物,也可以种植优质牧草,养牛、放羊、养鸡、养猪,甚至挖鱼塘养鱼都可以。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成每年可以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家庭农场,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的目标。”(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