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伊斯坦布尔_远东162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送敢死军部队的船队。

  每艘船只都装满了人,就连斯普鲁单桅纵帆船和飞剪船都塞得满满的。即便如此,整个船队一次也仅仅搭载了一万余名敢死军部队官兵。

  好在为了加强武士集团军的战斗力,军委会从各地抽掉了近百艘飞艇,为敢死军部队提供全方位的空中支援。

  武士集团军的突击加强师团所需的火炮,都由飞艇部队负责吊运至前线,这样也大大的增强了敢死军部队火力投送力度。

  黑海舰队的二十余艘斯鲁普单桅纵帆船和十几艘飞剪船,以及三十余艘近海蒸汽甲板驳船火力艇,也会搭载1o5毫米突击炮和1o7毫米火箭炮,为突击加强师团提供火力支援。

  但是后续的主力部队和后勤补给物资,以及大批蒸汽机械,就只能在几天后乘坐返航的船队抵达黑海海峡了。

  武士集团军的主将藤田,将亲自率领突击加强师团对伊斯坦布尔进行奇袭,副将健二则是坐镇后方,协调组织后续部队和后勤辎重部队的工作。

  君士坦丁堡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金角湾。

  君士坦丁堡的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公元1451年,年仅二十一岁的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奥斯曼苏丹,他誓要以征服者的姿态骑马踏进君士坦丁堡。

  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步兵七万多人,骑兵两万多人,战舰三百二十艘,从海6两面包围并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从此以后,君士坦丁堡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新都,圣索非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也导致了连接欧亚两洲的主要6上贸易路线中断,欧洲人开始考虑经海路到达亚洲的可行性,最终促成欧洲人现新大6,并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时大兴土木,修建了一条全方位地环绕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防御来自6路及海路的攻击。随着城市扩张,一道被称为狄奥多西的新城墙在五世纪动工兴建。

  虽然城墙的某些部分略欠精巧,在部署得当的情况下,君士坦丁堡城墙在任何中世纪时代的围攻下都坚不可破。三面环水的君士坦丁堡,仅凭一面城墙,就成了扼守欧亚要冲的千年堡垒。

  历代拜占庭皇帝为了加强这些天然防御,又在6上修筑了两堵高大的城墙:第一堵墙长四英里;第二堵墙长四十英里,宽二十英尺,位于第一堵墙西面约三十英里处。这两堵防御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6上进口。

  奥斯曼帝国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后,基本沿用了原来的城防系统,历代奥斯曼苏丹也不断的加强伊斯坦布尔防御,马尔马拉海及金角湾沿岸还有一道海墙环绕着君士坦丁堡。

  可以这么说,伊斯坦布尔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复杂、最精密的要塞体系之一。(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