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 宿命之会上_三国幼麟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姜维见状,不免有些愕然。

  他这才知道,原来关羽此时焦虑之情还远在他之上,但关羽面上能做到如此安之若素,这一份涵养的功夫当真令他佩服不已。

  从汉军江北大营到秭归城,需要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经夷山,约莫六十余里山道。

  一俟大军走出江北大营,关羽就下达了急行军令。

  时汉军急行军的标准是每个时辰走上二十里路,因为是走山道,打个折扣,勉强能够走上十五里路,按照这个速度,大军在四个时辰后就能赶到秭归城。

  因为两千大军均为步行,关羽、姜维、周仓索性也是下马走路,也好节省一下马力。

  姜维还抽空向赵融介绍了一番曹操可能偷袭一事;赵融这才知道形势紧张,于是更加卖力驱赶士卒赶路。

  大军如是箭步如飞,又走了一个半时辰,堪堪赶出二十余里路,来到一处大山前。

  但见前方地势一变,无数山川丘陵拔地而起,山势连绵,一眼竟望不到边际。

  赵融凑近道:“禀报君侯,这儿叫做夷山,翻过此山后,再往西走上三十里便是是秭归了。”

  关羽忽停住脚步,眯眼观望

  赵融问道:“君侯,可有什么不对?”

  关羽瞧了一会儿,皱眉道:“此地中间走道低,四周山势高,是个上佳的伏兵之所。”

  赵融道:“君侯多虑了,这条道末将隔三差五都会走上一遭,并未见有什么伏兵。”

  关羽点头道:“许是某多虑了。不论如何,秭归城干系重大,前方纵是龙潭虎穴,某也要走上一遭。”

  赵融为了增强说服力,又道:“秭归城每日向前线派出信使,走得也是这条道。昨日那信使还带来消息,说是翊军将军领着五千巴西郡兵和粮草敢来支援呢。”

  关羽双目微睁,问道:“子龙也来了?可知他到哪儿了?”

  赵融想了想,回道:“信使说,昨天到的鱼腹县,想来这几日应该能到巫县了吧。”

  关羽缓缓颔首,当即下令重新出发。

  复行五里山路,众人的视野为山势阻隔,长江近在咫尺,目却难视,只闻哗哗水流声自不远处传来。

  赵融又介绍道:“等走出这座山头,便又是一马平川的地形。君侯你看,末将没说错吧,此处荒郊野岭,怎么会有伏兵?”

  他话音刚落,林道四周山丘上喊杀声蓦地大作,无数箭矢如狂风暴雨般向下倾泄而来。

  汉军猝不及防,顿便被射得人仰马翻,一时尽皆惊慌失措,呼喊声四起。

  就在汉军慌神之际,林间忽钻出无数身着黑甲的魏军,立盾持弩,将小道堵了个满满当当,不住朝下射击。

  时魏军占据上坡,居高临下,占了极大的地利,此刻箭矢齐发,呼啸而至,威力着实非同小可。

  赵融情知失了先机,为了减少无谓的伤亡,当即暴喝:“后撤!后撤!”

  他边喊,边抢上前去,孤身一人立于阵前拼命,挥舞手中长枪拨开来箭,试图掩护同袍安全后退。

  关羽、姜维、周仓三人见状,旋即抽出武器上去帮忙。

  有四位武将挺身而出,总算勉强护得身后士卒徐徐而退。

  汉军足足退出百五十步,这才勉强退出魏军弓箭射程之外。

  魏军也不来追击,自顾严阵以待。

  赵融面色铁青,马上下去清点伤亡情况。

  姜维盯着山坡瞧了一阵,忧心忡忡道:“敌军只有数百,难怪可以藏匿于此,十余日不为人知。”

  旋即又叹道:“魏军布置奇兵于此,便是想要拖延大军回援,如此看来,曹操偷袭秭归一事料非作假……而此地地势险要,我军若要强行仰攻,只凭眼下两千轻装士卒,恐难奏效。”

  关羽眉头紧皱,“唔”了一声,再不言语,场面顿时陷入沉默。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