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六)_天纵莫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野补(七十六)

  比上一次小市抢粮又过去了几天,秋天一天比一天凉,秋夜又更凉了几分,月黑风高,一片萧瑟,河岸边上回还有几片叶子的树终于掉光了,剩下瘦骨嶙峋的枝条,,黑黢黢的夜里,如同张牙舞爪的怪魔。皖水渡口一阵忙碌,却并不喧嚣,刘老大让儿子把渡船划过来,自己去找其它的船家,不管船只大小,只管过来接人,上回受了别人好处,这回理当帮忙,中国的老百姓,简单朴实。高贵选一过河,就把刘老大的儿子叫到一边,问他小市的日伪军情况。刘老大儿子所说的,跟对河老乡说的差不多,只是详细的告诉高贵选,仓库里还有粮食没有运完,所以今天晚上仍然有一个伪军排和一个日军小队在那边值班。

  蒋春阳心里一阵轻松,还有一些粮食就好,这么多的老乡帮了忙,一会多少能分点好处。高贵选是个军人,完全没有考虑这些,只在盘算如何作战,既然日伪军分成三个点,那就三个连一个打一家。七连上回来过,这次是故地重游,去王家祠堂,那里是伪军连部所在,除了连部还有两个排,算是比较轻松的。自己亲率八连去徐家祠堂,那里是日军中队部,除了中队部还有两个步兵小队,是块硬骨头。九连由蒋春阳带队去齐家祠堂,那里是仓库。

  “打王家祠堂要快,徐家胡同要挡住,不能让日军冲出,齐家胡同的日伪军肯定是以守为主,不会轻易进攻,所以,就跟他们磨,磨到七连打下王家祠堂后增援过去。”高贵选对下面三个连长说:“最难的,肯定是徐家胡同,要注意分寸,不能全部封死,要让日军出去增援,又不能让他们一下子出来太多,出来多了我们打不及,反而会冲乱了我们的阵脚。营部的两具掷弹筒跟随九连行动。”

  高贵选带着八连在刘老大家儿子的带领下,来到徐家祠堂。远远一看,就知道为什么日军会选择这个地方了,这里的条件果然不同。这个祠堂修建在小市集的人口密集区域,两个侧门是死胡同,不能通往祠堂后面,只能通到前门的小街上,与正门同方位。小街不大,前面是住户院子,院门与祠堂前门相对,中间的小街青石板铺的地面,平整而光滑。徐家或许是大户,祠堂颇为讲究,门口还吊着两个红灯笼,在黑夜里很是显眼。两个日军哨兵倚在正前的廊柱上,身上裹着大衣,三八步枪的枪带挎吊在肩上,枪横在面前,远远看去,好象警惕性很高,仔细一看,两只手根本就没有扶枪,垂在两边。

  爬墙,进入祠堂正对面的住户院子,门坎下面的狗洞,是最好的射击孔,两把捷克式就安置在这里,枪口对准了祠堂的正门。在距离正门十来米的地方,对面的院墙成了掩体,墙头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