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咋就不敢去偷玉玺呢_大明优秀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人力划桨,想要转运一次百姓,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加在一起,也就意味着大明现在根本就玩不起置换封地到海外然后推恩的那一套。

  所以现在问题的重点是,大明得先把交趾到缅甸这么一大片地方全部握在手里消化掉,同时还得鼓励百姓多生孩子多种树。

  也只有百姓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大明才能真正的开始向外迁移扩张。

  也只有现在百姓们多种树,才不用担心以后没有足够的木料用来建造宝船。

  只不过,树木的生长需要时间,而人从婴儿到能够下地劳作也同样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往往长达十五六年。

  这也就意味着,真正的想要把置换封地的玩法给搞起来,最起码也得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

  “所以,最终的问题其实就一个问题。”

  杨少峰又开始了指点江山的模式,手中只差一把羽扇:“没有足够多的百姓,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空谈。

  土人们就不用说了,别管是交趾的还是缅甸的,就连现在主动内附的占城和哀牢土人其实也不是那么可靠,随时都有反水的可能,最终还是得依靠我大明的百姓。

  说白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让大明的百姓们愿意多生孩子,而想要让百姓多生孩子,现在的鼓励政策还大大的不够。

  多了不说,光是一次生三个才有奖励的这个条件就太苛刻了,毕竟一次生两个都够难的了,更何况一次生三个?

  所以说,不能光给一胎生三个的那些人奖励,得把这个奖励扩大化,凡是生的多的,都应该奖励才对。

  比如生几个孩子就给什么好处,生的少了有什么处罚,只要定好了规矩,百姓们肯定愿意多生。”

  就比如种花家在建国初期鼓励生育,使得在1949年的时候仅为五亿四千万左右的人口在1970年的时候涨长到了10亿。

  人口暴增带来的是巨大的人口红利——

  1950至60年代出生的一代,到1980至90年代时,刚好是20至30岁,属于最精壮的劳动力人口,再加上种花家玩了命的扫盲和种花家百姓深植在骨头里的奉献精神,所以才有了改开之后的飞速发展。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人口暴增自然也不例外。

  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自然会带来相应的压力,比如粮食,比如土地资源的压力,比如教育医疗上的压力,比如交通上的压力。

  从这方面看,计划生育其实很有必要。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不知是回是汉的马寅初先生提出了计划生育,他老人家自己却娶了两个妻子,生了七个孩子,这该怎么算?

  而且计划生育这玩意本来就是只针对汉而不针对其他任何少数民族,汉族从1949年占比98%降到2019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