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七章 灭魏之后_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扶上了襄阳太守的位置,把兄弟张辽扶上了江陵太守的位置,并且令二人分任荆州军左右副统帅之职。

  关羽知道徐庶是孔明那一边的人,如今就算徐庶任荆州镇江,但以亲信把守要害之地,又分其兵权,相信依旧可以保持自己对荆州的控制影响了。

  由于关羽的调任,荆州方面并未实施对吴国的反攻,而是固守南郡南阳余地,休养士卒,恢复因吴国入侵造成的破坏,同时抓紧时间复建水军。

  尽管襄阳的水军战舰尽数被毁,但由于徐庶的临机决断,将陆口和江陵近五百艘战舰及时的退入了益州,为汉军保住了宝贵的一批战舰,方才不致于无片帆可下水,任由吴人纵横长江。

  吴国虽然撤军,但仍留了近五万兵马,以及近七百艘战舰驻守夏口、陆口、巴丘等失控制长江及其重要支流的战略要地,确保此战的成果。

  当吴国十几万大军,在吕蒙的率军下,由江入淮,北上接应以徐州归降的曹真之时,方绍的兵马大多数已渡过黄河,以迅雷之势攻占魏国中原之地。

  洛阳方面,洛阳城破,曹仁战死,魏国在中原最后的兵力尽数覆灭,数路汉军迅速的攻占了司州、兖州、青州、豫州等中原之地。

  吴人也不是吃素的,在主力军队赶往徐州之时,与魏国接壤之地的军队也奉命北进,与汉军抢夺瓜分中原各州南部之地。

  由于汉军有骑兵之力,而在司豫兖三州方面,汉军抢夺了大部分州郡,而青徐一带水网密布,再加上曹真的归降,使得吴人在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引兵北上,不但占据了徐州,且利用水路快进的优势,夺占了与徐州接壤的鲁郡、沛国、谯郡、汝南、泰山、琅邪国、城阳等诸多郡之偏南之地。

  按照方绍事先的战略,大军挥师渡河南下,引军东南之时,吴人撤荆州之围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计划先率军攻灭曹真,夺取徐州,然后再考虑是否与吴人开战。

  然而,曹真的降吴却出乎了方绍的意料,吴人轻易的在徐州占稳脚根,并以之为基向北向西扩张,使得方绍不得不放弃夺取徐州的战略,传令各军止步于吴国边境,不要与吴人发生武装冲突。

  不是方绍割怕吴人,而是汉军的补给线已经拉得太长,而汉军经过近半年的苦战,已是疲惫不堪,这个时候若再以有舟师之利的吴人,在东南水网一带开战,显然是不利于己的。

  方绍明智的选择了见好就收,各军相继停止南进,而不久之后,长安方面的诏命也发到前线,诸葛亮与方绍的意见是一致的,同样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与吴人开战。

  于是,在收到朝廷班师的诏命之后,方绍遂留魏延率军五万坐镇青兖,以提防吴人的北进,令邓艾、王濬、王平等率军三万,分镇许都、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