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十六、姑苏古城一夜破(上)_城管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吨的运量,但对于海船来说还是太小了,只能传送内河轮渡和砂石船……而这些船的吨位和载重都挺小。

  于是,尽管王秋同学想尽办法七拼八凑地弄到了九十多条船,对于一个军团来说还是显得塞不下。

  为此。穿越者和红军指战员们不得不绞尽脑汁,用上了近代西方航海家贩运黑奴的办法。命令战士们在船上按次序挨个的坐好,每个人的地盘不多不少,正好能坐下屁股并且能稍微活动手脚,最后连走廊和甲板上都挤满了人,除非下船登陆,否则根本动弹不得。吃饭喝水则依靠水壶和压缩饼干来解决——蔡蓉同学还建议学习印度经验,让一部分臂力好的战士“买挂票”,可惜船只不是火车,“挂票”太多会沉的……

  至于大小便的问题……在上船之前,王秋给红军战士们每人发了一包瘫痪病人专用的成人纸尿裤。

  这种几乎掉光节操的运输方式,让王秋同学感觉很是有些尴尬,好在广大红军官兵对此并没有什么怨言——既然是造反搞革命,那么肯定是比较艰苦的,而且这年代客运轮船上的通铺,论环境也宽敞不到哪里去……依靠政委同志的宣讲和激励,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坚毅和忍耐力,他们全都默默地忍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红十军团东进主力一万六千人的总兵力规模,还是超过了这些船只的最大运力极限。

  最后实在没办法,王秋从上海的战略物资储备仓库里翻出四百艘冲锋舟——就是抗洪抢险常用的那玩意儿——这东西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即使是以文盲为主的红军战士,稍微训练一下也能用。而这种冲锋舟在加满了燃油之后,最大续航能力也有两百公里,最起码装七八个人跑个单趟横跨太湖,应该是足够了。

  解决了运力问题之后,下一个导航问题就被提上了案头——这年头可没有海事卫星和gps导航定位系统,而红军和穿越者也都并非熟门熟路的太湖土著……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找了几个在太湖上摇了一辈子小船的老渔民,放在“旗舰”的驾驶室里负责指路,而后面的船则统统跟着旗舰走,只要别跟丢了就行。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海军的一个舰队只有一个人会用六分仪,结果也是这样“集群出动”的。

  至于跟在后面的几百艘冲锋舟,同样也是跟着大部队走,按道理怎么样也能到达登陆地点……当然,若是中途发动机熄火掉队,或者转弯太快翻了船,还有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导致两船相撞等等,那可就没办法了——结果还真有几个特别倒霉的班,稀里糊涂地漂到了西洞庭山岛,变成了一支“红色湖匪”……

  总而言之。在夹浦港进行了一天的操演和训练之后,红军船队就于12月22日黎明时分起锚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