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十六 错综(一)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个体系里头的升迁,就是看谁能人情瞎话的规律,看谁能融入这个体制,把瞎话说的更好。

  陈克领导的人民党完全不一样,他们把传统统治阶级内部口耳相传的秘要,用百姓能读懂的话说的清楚明白。这就不再是权力争夺,这是要掀了现在权力的桌子。因为陈克是严复的弟子,严复是前李鸿章北洋的干将,所以北洋军也认为陈克是北洋一系的人。不过必须说明的是,能让这些眼高过顶的北洋新军骨干们有这种感觉,最大的原因是陈克展现出了强横的实力。若是陈克现在籍籍无名,北洋新军骨干们也根本不会把陈克当作自己人。

  其他人还算是有涵养,例如段祺瑞只是哼了一声,却下意识的用军靴的靴跟在地上碾了几下,仿佛要把什么看不到的东西碾碎一般。

  而曹锟却率先开口骂道:“严几道到底是要搞什么!他是不是读洋人的书读太多,脑子读傻了!”

  曹锟话音刚落,屋里面随即响起了几声冷哼。

  袁世凯不是来听这些人骂严复或者陈克的,他摆摆手阻止了曹锟很有可能继续下去的痛骂,“这事情人各有志,不用管他们。太后与皇上驾崩,大伙有什么想法。”

  在座的诸人哪个不知道袁世凯这话的意思,现在局面这么混乱,却又充满了各种机会。袁世凯召集各人的目的首先是要看看众人的态度。曹锟立刻答道:“我是以袁公马首是瞻。袁公让我打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在座的兄弟,咱们都是跟了袁公这么久的,你们怎么看。”

  “哼!”段祺瑞冷笑一声,却不不置可否。他是袁世凯的铁杆,根本不用这么态度强硬的表态。

  “袁公,好歹也要给朝廷留些体面。”王士珍的表态最温和,意味也最丰富。

  其他众人纷纷表态,在朝廷与袁世凯之间,他们统统选择了袁世凯。

  得到了众人的支持,袁世凯即有些放心,又有些失望。他现在虽然手握重兵,可袁世凯并没有当董卓的打算。或者说他根本没有重蹈董卓覆辙的打算。

  在陈克的《中国文化传承与唯物主义的兴起》那本书中,关于政治变迁的内容花掉了好几本的篇幅。谈到汉政,陈克并不认为董卓是奸臣。十常侍与外戚在京城里头杀了个你死我活,董卓带着西凉兵进京扶住摇摇欲坠的政权。当然引发了黄巾之乱中开始膨胀的地方自治权。董卓或许蛮横些,可是他本人还是依附在朝廷这棵制度大树上的藤蔓。朝廷不在了,董卓根本就没办法独立存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实际上也是地方势力借着对董卓的反抗,实施将自己的割据行为合法化的军事与政治行动。

  袁世凯看了这段之后,当时就拍案赞叹。现在天下的局面与汉末类似,中央看似还能顺利派遣官员,表面上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