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十九 诸省之变(一)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构思。不过能不能实现,他也真的没底。“就先试着给这帮混蛋服务一次吧。”王有宏想。如果这些议员还是不识好歹,那说不得,王有宏就只能利用军队了。

  第二天,王有宏一大早就去了议会。新修的南京议会所在是个能容纳几百人的大厅。装了从洋人那里买来的电喇叭。王有宏到达的时候,几乎所有议员都已经到了。这次桑蚕业的事情牵扯甚广,士绅们家家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桑蚕业,到现在,春茧、夏茧都没有能卖出去。若是这局面继续维持,只怕秋茧也没了指望。议员们都已经想尽了办法,可现在看,完全没有解决的途径。

  王有宏登上了主席台的时候,议员们一个个焦虑的盯着王有宏。如果说现在还有谁依靠,只怕也只有王有宏巡抚这个官位最高的人了。虽然不知道王有宏到底有多大能耐,可是议员们还是本能的相信,官位高的都会更有办法。

  “诸位,这次蚕业危机牵扯甚广。在下经过调查,稍微理了一个次序。也请诸位听听看。”王有宏这是模仿陈克的讲话。陈克谈论问题,总是先把问题理清。然后再讲述应对办法。

  从苏南蚕业的大概情况开始,往年的销路,特点,到今年遇到的问题。王有宏指出了生丝主要的买家其实是洋人。由于这几年局面比较乱,北方对丝绸这类消费品的需求极大萎缩,而人民党与洋鬼子达成了大宗销售协议,抢走了苏南蚕茧的市场。这些综合起来,直接导致了苏南蚕业的整体危机。

  议员们其实也都知道一些情况,不过大家想的是怎么寻找销路,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感觉,却没有完整的认识。听王有宏这么娓娓道来,很多人到现在才恍然大悟。随着王有宏精辟的论述了此事,议员们对王有宏逐渐有了信心。既然已经掌握了事情的脉络,那么王有宏巡抚应该是想出了办法的。

  “诸位,我也查了一下。人民党和咱们苏南的蚕业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蚕种好,那大白蚕个头比咱们普通人家养的蚕大了只怕有一倍,吐丝也多。单论质量,只怕得有九里丝的成色。第二,量大。据我所知,今年人民党卖出去32万公担的生丝。比质,咱们比不了。比量,咱们也比不了。若是咱们江苏不维新,这买卖只怕是越来越难干。”王有宏做了这么一个总结。

  人民党蚕种好,江苏的议员都有所了解。但是听说人民党卖出去32万担生丝这个数字,大家都惊呆了。一公担200斤,一担100斤。这些养蚕的,普通人家一家能卖五担蚕茧就是非常能干的。刨掉了蚕茧里头的蚕蛹,抽出来的生丝不过一公担200斤。32万担生丝,那就得最少32万户人家养蚕。这些人家倒也没什么,可这些桑叶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