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七章 入学率(三)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配么?”教导主任迟疑的说道。

  “你这个拉郎配用的好。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咱们教育学院下属不少工厂,印刷厂,玻璃厂什么的挺多。直接在农村找那种亲戚少,孩子多的家庭,把他们给直接迁到城市里面来。爹妈想混口饭吃,怎么都能给他们安排。这些孩子不就归咱们了。”

  “许书记,你到底是怎么看教育工作的?”数学系教师柳玉禾被人民党从安庆抢来。虽然她不会直接抱怨当年人民党的粗暴方式,但是听徐光才的建议,她还是没忍住,开口问道。

  徐光才严肃的答道:“大家都是文化人,觉得教书育人是件很高尚的事情。我也这么觉得。但是,在新制度下的教育行业不是私塾。而是整个国家体系中间的一环,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工业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既然我们需要老师,就得千方百计的往这里弄人。工业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社会节奏非常快,规模空前的大,政府彻底管理到每一个角落。有些同志在合肥市区已经待了五六年,少了也待了两三年。我当兵的时候多次经过合肥,那时候合肥市区才多少人?五万人了不起了。而且这五万人里面,大多数都是居民,还有来这里打个零工,讨口饭吃。现在光咱们安徽师范学院连老师带学生,加上附属中学,附属小学,一共有都少人?五千人。这五千人全部在政府里面造册。有名有姓,包括未来他们干什么工作,几乎也都给安排好了。合肥驻扎了一个师,两万人,这两万人更是党让他们干什么他们立刻就干什么。光这就两万五千人,而且完全在政府的控制之下。咱们不用往太久说,六年前我们攻克合肥的时候,那时候合肥的五万人,能有多少人在政府如此强有力的控制之下?能有三千人就了不起了吧。”

  数字和现实面前,任何想象都会被轻易极快。听着徐光才的话,安徽师范的老师们一个个不吭声了。

  “现在合肥市区人口将近十五万,而且都在政府的管理之下。原本的五万人被吸纳进社会管理体系里面,多出来的十万人完全都是被政府安排进来的。他们在干什么?都在工厂,铁路,港口,各种科研单位与社会服务单位工作。同志们是工业体系下的教师,你们也是整个大工业体系下的一部分。这么十五万人,我们的目标说起来很简单,让他们拥有初中文化水平。原本一个私塾,就教育那十个八个人。安徽全省才几个私塾?往顶天了讲,一万个!满打满算能教育十万人。按照那方法,整个安徽的私塾连合肥市的这些人口都教育不过来。陈主席当年从安庆请了几百女学生回来,有人说陈主席太霸道。有人说陈主席离散人家骨肉。但是这些老师按照两百人算,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