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飞去的黄雀(四)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台湾之后日本40年前的努力就化为乌有,日本军部不得不采取了强硬对抗的态度。有了短期应对方式,好歹有了对战争的交代。

  这场战争到底要怎么打?打到什么地步?长期战略对日本素来是短板,日本当年的长期战略起效的也就是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满清,之后日本的战略遭到了工农革命军的强力反击,之后的日子里日本总要为眼前的事情困扰,再也没有能力进行什么长期战略了。

  向中国宣战的选项首先被首相高桥是清给否决了,他原本就反对日本无意义的挑动与中国的矛盾,只是现在主张对中国强硬的主力变成了海军,有西园寺公望在,高桥是清也没办法主动反对海军部。战争一旦开打,就要耗费巨大的资金。日本经济缓慢的恢复,大萧条期间这种恢复的脆弱程度可想而知。如果现在承担起一场全面战争,日本经济将无可避免的崩溃。

  海军部里面也算是有不少懂得国际惯例的家伙,他们竟然开始在报纸上嚷嚷,国际上正式宣战之后各国都要对战争国“保持中立”,其中一条就是减少乃至中断与战争国的贸易。中国经济在禁运中会遭到重大损失。见到这种宣传,高桥是清老头子气的脸都有些绿了。日本损失总量可能更小,但是损失比例只会更大。首相高桥是清怀疑这帮人是不是想打仗想疯了?这种想法都能提出来?

  不仅高桥是清坚决反对此举,包括财团在内的很多工商业势力同样在反对这样的举动。他们好不容易得到了对美国的出口,一旦出口停顿,岂不是要了他们的命?

  海军部与工商业的关系比较莫逆,对于代表企业的议员们的反对,这帮人心理不高兴,却也没办法拒绝。而陆军一贯不待见日本的企业,在朝鲜的时候他们就努力禁止大企业到朝鲜投资。由陆军部亲自组建了死亡矿山搞生产,尽管激起了整个朝鲜的反对,但是陆军部认为自己的失败是管理不严,手段太温和导致的失败。如果当时能够保证所有矿奴逃不出矿山,那么怎么可能被朝鲜人知道有死亡矿山的存在呢?归根结底,还是那帮企业的管理有问题,而不是陆军部的措施有问题。

  见到原本有点骨气的海军部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之后就呈现畏缩不前的姿态,陆军部气的在背后大骂海军部都是些天生的叛徒。

  “难道这些人就没想到,失去台湾之后会有什么结果么?”

  “皇国七十年的国运就会随着台湾的失守而毁于一旦!”

  对海军部的谩骂占了会议前期主要的篇幅,只是这么谩骂也不解决问题。在台湾南下进攻的战役遭到了极大的挫折,电报中连台湾司令部的那些人都非常含蓄的提出了是否暂时选择固守的请求。现在连陆军部的自己人都靠不住了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