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1章 深陷泥潭_妇科小村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筹集资金,累积已往饮料厂砸入两千多万,但这潭水实在太深,这么点钱也够给这一千多职工发几个月工资,饮料厂要恢复生产,还得再投入至少亿的资金。

  李锦绣是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女企业家,她的医药销售公司规模最大时有一千多医药代表,年销售医药及医疗器械器材达到十多个亿,医疗采购体制改革之后,她的锦绣泰康公司的医疗业务大幅萎缩,利润也随之大幅下降,甚至还产生亏损,靠以前的积累维持,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李锦绣有了深深的危机感,当机立断决定转型。

  民以食为天,李锦绣没有从医药医疗器材器械销售领域转型去做药品及医疗器材器械的生产,而是跨行来搞农业。

  苏俊华觉得她过于自信,犯了战略错误,如果很早涉及药品及医疗器械器材的生产说不定医疗采购体制的改革也根本影响不到她。

  李锦绣当时果断和怀州市政府签订国华饮料厂的重振协议,主要是怀州市政府开出来的合作条件实在太诱人,令她难以抗拒,整个饮料厂那么大一块地皮,那么多厂房固定资产,怀州市政府只象征性收取一块钱的转让费。

  不过转让条件却十分苛刻,国华饮料厂一千八百多职工不能辞退任何一人,所有员工都要妥善安排。

  饮料厂半年内需恢复生产,恢复生产后年缴利润不得低于五千万元,连续五年不低于此标准,李锦绣如果易地投资一座不低于五个亿的饮料加工厂,那么位于怀州市高铁新区的整座饮料厂的地皮和固定资产是李锦绣的。

  腾笼换鸟之后,李锦绣拿饮料厂这块地皮搞房地产开发,在饮料厂亏的钱可以在房地产项目数倍赚回来,李锦绣这个如意算盘是打得不错,但她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饮料厂内部问题的复杂性。

  这一千八百多职工大部分当初是托关系进来的,这些人没什么工作能力,进厂无外乎是混日子吃大锅饭,而且自认为是某某某领导的亲戚,跟一群太皇似的,可不好伺候呢。

  李锦绣经过理性分析,如今橙汁类饮料市场疲软,柑橘罐头也没什么市场,饮料厂要走出困境,必须压缩产品生产线,一千八百多职工安排三百多人在饮料厂百足够了。剩下的一千五百职工李锦绣也不敢开除他们,她提出安排一部分人去龙江县管理果园和养鸡。

  此方案刚提出,全厂的职工一听顿时炸开了锅,这些人好不容易托关系走后门进了国有企业,成为怀州市区的居民,李锦绣竟然会乡下种果树养鸡,不仅如此,李锦绣还要他们自己掏钱投资承包果园。

  毫无意外,李锦绣的提议得到全厂职工的激烈反对,职工们义愤填膺把李锦绣团团围困在饮料厂二楼的办公室,给她下发最后通牒,如果今天不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