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崩离析_浪在江户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提的,而前期在肃清长州等激进派,实际上是朝廷和雄藩合力推动的。特别是在八月十八日政变中,幕府的番军几乎没有承担什么任务,最后只是由新军参与了对“天诛党”叛乱的镇压,战功也乏善可陈。

  幕府是保存了实力,但也导致朝廷与雄藩的联系更加密切,重点体现在了官家对会津侯松平庆永、萨摩侯岛津久光信任。这里面暂且撇开官家对“王城守护者”的倚重,在构建“公武合体”模式过程中,岛津久光起到了官家和朝廷智囊的作用,在包括攘夷等核心议题上,官家重点采纳了这位的意见,甚至斥责长州的敕令都是岛津久光代拟的。可以说,岛津久光和松平容保现今相当于官家的一文一武两大顾问,起码在官家眼中是如此的。

  作为自小被悉心培养的职业政客,德川庆喜站在幕府的角度,自然看不得朝廷与雄藩走的如此之近,迫切的想要重新树立权威,将雄藩从朝廷议事体系中排除出去。虽说有些操之过急,但总体思路方向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德川庆喜在实操中的格局小了。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安装最新版。】

  外放松平容保是第一步,对于这位亲缘很近的表兄弟,德川庆喜实际上还是倚重的,起码是以陆军总裁这样的高职将人请走。但到了削弱萨摩影响的时候,德川庆喜下了一步怪棋,直接导致刚刚建立起的稳定关系破裂。

  事情的起点是官家在参与会议上,开口询问“攘夷”计划。其实早先四侯与幕府方面已经商议过此事,并且达成了一致,认为即使通过再高明的谈判手段,短期内实现“破约”的可能性也不大,应当作为长期努力方向,当下最重要的是学习西洋技艺,推动国家变革。

  因而,在会上包括岛津久光、松平庆永等在内的众人,都委婉的向官家表明了态度。

  官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自己这里宣扬攘夷重新获得了一定权力,最后总不能一点事情都不做吧,那样的话如何向四民交代。但众人态度坚决,官家在反复沉吟后便表示,既然完全“破约”做不到,那么适当的有些小变化总行吧,比如说关闭几个港口什么的。

  四侯在前期已经统一过口径,进一步表明开港贸易的数量和地点,都是前期幕府代表反复与外夷讨价还价的结果,现今已经没有进一步挤压的空间了。

  官家听后自然是失落的,不过数百年来历任官家都没有接受过治国的教育,既然大家都异口同声表示不行,那也便只能从善如流,没有什么额外的念想了。

  此事本可以到此为止,未曾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早先在参与会议上与四侯步调一致的德川庆喜突然插嘴了,表示幕府愿意为官家排忧解难,提出要与西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