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一刀斩断烦恼根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今的酒价多少呢?

  参照《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初榷酒,天下悉令官酿,斛收直三千,米虽贱,不得减二千。”

  意思是唐朝在建中三年(782年)宣布白酒国营,要求酒价只能在每斛三千到两千之间浮动。

  杜甫《逼仄行》:“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推算每斗酒三百钱。

  唐制一斛为十斗,每斛两千至三千,那么一斗酒的售价就是两百至三百,杜甫的诗很写实。

  利润虽然还行,算上酒税,一般背景的私酿真赚不了太多。

  勾结官吏、虚报漏报,则另当别论。

  柴令武来干,就没那个顾忌了。

  柴家庄是霍国公柴绍的实食邑,不是名义上的食邑,这就意味着税收全免啊!

  最多,要承担一点长安县的赋。

  所以柴跃对柴令武的安排没有疑虑,反而查缺补漏,比如买石炭、柴火、垒灶,可是柴令武完全没意识到的。

  庄户们卖力干活,柴令武闲极无聊,每日拎着横刀练武艺。

  身为武将之后,武艺你可以不出众,但必须会。

  耶娘都是著名武将,儿子要是翘着兰花指、走路风摆柳、人比黄花瘦……

  呕,受不了,先吐一个为敬。

  书法也有练习,馆阁体越来越娴熟了。

  庄上什么都好,就是庄户们都在干活,没人与柴令武交谈,闲极无聊的柴令武带着阿融沿着灞水瞎逛。

  “回去,回去!”一个满身泥土、神情焦急的男孩挥舞着竹条,拼命地驱赶着到处乱窜的三头猪崽。

  猪是一种活力四射的生物,虽然被人类驯养了,却不改其好动的性子。

  家猪跑山林里混两年,照样能混成野猪。

  除了猪肉腥膻骚气让人不喜、称之为贱肉外,其活泼好动的性子也导致出栏率不高,这种放养的猪一般两年时间才出栏,所以存栏率低得令人发指。

  柴令武摸了摸光滑的下巴。

  貌似酿酒会产生诸多的酒糟,不能浪费了啊!

  “建猪圈、养猪?”

  柴跃的经验确实丰富,想了一下,便明白柴令武的用意。

  酒糟用于养猪、养鸡确实很好,这没错。

  “庄主,养鸡比较合适,养猪的话,太腥膻、太拱圈,连庄户都不愿意吃,更卖不出价钱。”

  柴令武冷哼一声:“不是还有劁猪阉鸡的匠人么?去了势,长得快,听话好养,还能断了腥膻味。”

  这类匠人少,是因为大唐的人对此不重视。

  劁猪这个行业,东汉年间就已经出现了;

  阉鸡,更是在西周便已出现。

  柴跃愕然,庄主对这等下贱勾当竟如此清楚?

  好像,有点道理?

  劁过的猪是否长得快,这个是没有疑问的。

  只是没有人特意拿出来比较,显不出差异,且兼穷人舍不得掏劁猪的手艺钱,宁愿放养而已——对穷人而言,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

  庄主愿意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