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义父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罗大宣有点出离愤怒,但柴令武一句“交给我了”迅速让他平静下来。

  也是,老都老了,气性还那么大,养气功夫不足啊。

  在县衙住了一宿,柴令武坚决拒绝了罗大宣“抵足而眠”的建议。

  这个时代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习惯,抵足而眠必须是其一。

  不说两个抠脚大汉同床共枕画风如何歪,就是别人的呼噜声,柴令武听了也会失眠。

  小酒肆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无一例外点了咂酒、相对便宜的羊杂,只为了与柴令武问一声好。

  “小日子过得不错吧?这一两年节俭一点,多囤粮。”

  “大唐与吐谷浑的摩擦不是一天两天了,总得有个算账的时候,这一天不会太远。不过,在那之前,你们的日子没那么轻松。”

  “信我的话,囤点粮,钱别乱花,娃儿能晚两年生就两年生。”

  罗大宣不满地置箸:“你这是与本官过不去呀!你不知道人口增长关系到本官的评议么?”

  柴令武嫌弃地呸了一口:“你还有评议呀?吏部不是传出消息,你今年定了‘下下’的评议么?怎么地,你还能找到下降空间?”

  酒肆里的百姓瞬间炸锅了,掌柜婆姨更是气势汹汹地提着菜刀出来。

  “明府多大岁数了,还凡事为百姓着想,书生提刀杀敌,保米川县平安,震慑吐谷浑人。咋地,朝中的奸臣就一手遮天了?”掌柜婆姨提着菜刀叫嚣。

  一个蒙学先生抚须:“此事不公!我等百姓,当为明府申冤吐气!在这里叫骂,皇帝是听不到的,不如学生手书万民书,诸位签名或摁手印,请治中将万民书转呈御前,还明府清白!”

  罗大宣捂脸,表示没眼看这画面。

  这就是柴令武三言两语挑出来的事。

  有了万民书,皇帝都得仔细斟酌一下。

  先生的文笔并不出彩,内容朴实,但这才是真正的底层水平呀!

  见多了辞藻堆砌的李世民,肯定会对这平实的万民书感兴趣的。

  有衙役跑回公廨拿印泥,各家乱糟糟地摁手印。

  小民有小民的智慧,既然知道不可能全米川县的人都来摁手印,那么,用自己其他几个指头印代替好了。

  柴令武哭笑不得。

  如此一来,两百号人能摁出两千人的手印。

  蒙学先生将万民书摆放好,待它风干后,郑重地叠起,呈到柴令武面前:“小人知道治中有通天的背景,恳请治中务必让这万民书呈于御前,让陛下听到米川县百姓的呼声。”

  柴令武郑重接过万民书:“父老所托,柴令武但一息尚存,绝不敢误。柴刀、伍参、莫那娄捷,你们收拾一下,明天一早护送万民书去长安。”

  “记住,必须万无一失!”

  柴刀的脸瞬间皱了起来。

  辛苦倒是小事,回长安也顺便可以看看家人,可是,莫那娄捷太能吃了啊!

  “庄主,我们的钱

  请收藏:https://m.sueal.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